1 / 5
文档名称:

旅游局项目考察报告考察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局项目考察报告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6/2/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局项目考察报告考察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游局项目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近日,我们对柳州旅游相关项目进行了初步考察,包括江滨公园、柳侯公园、鱼峰山、马鞍山、奇石馆、龙潭、农业观光园、融水县贝江风光、勾滩苗寨、三江县鼓楼及民族广场、程阳八寨(侗族)共三县11个景点。仅凭粗浅的文献调研和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要给柳州旅游现状作出诊断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难免主观成分居多,但为了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我们先把需要论证的初步思路整理出来,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予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一)对柳州旅游的初步诊断及几点建议一、从区里到全国,柳州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过去也没有把自己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经营:1、至今柳州给人们的最一般的印象一是棺木二是铁路枢纽,三是工业城市,如柳工、五菱等。初始印象仍是“死在柳州”,以及历史上享誉天下的名贵棺木,其次是现代知名工业品牌,如柳工、五菱、金嗓子、两面针等等。很少人想到柳州来旅游,也很少人知道柳州有什么精彩、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从而产生旅游冲动。2、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形成了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居民生活,及以产业配套、工业布局、工业产品采购、生产、库存、运输、销售为中心内容的贸易与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为之配套服务的吃、住、行、购、娱等第三产业。这种城市经济结构脱胎于工业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自发形成的,已经不能满足后工业社会的要求。上海从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向以金融为核心、信息、商贸、交通与旅游并重的新兴城市转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典范。而柳州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期,工业社会的传统理念已成为柳州经济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位置以及它对柳州城市、乡镇后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尚未被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认同,这是造成在旅游发展战略制订以及实施运作方面,柳州与桂林、南宁、北海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3、柳州一直都未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相反,它一直被视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因此,在多年的区域规划、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中,也就未能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政府的主导来强力推动旅游目的地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与营销。4、新近编制的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已经确立了将柳州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的理念。但政府是否能将旅游产业视为更具战略意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和经济增长极,并加大规划和策划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投资支持,是柳州旅游能否快速突破的关键。二、城市工业化后遗症大,优秀旅游城市建设任重道远1、在工业化理念下形成的柳州城,存在人居环境上的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布局失衡、建筑高密、建筑物结构与色彩、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等等。2、在柳州这个工业城市里,公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自我空间;道路承载了太大的物流;文化艺术尚未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非物资生产的价值认同度不高;客流停留时间较短。3、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体现城市旅游功能(特别是占据现代旅游主流位置的度假休闲功能)的软硬件条件较差,与优秀旅游城市的实质内涵存在较大距离。三、产品老化与资源低层次低程度开发问题1、早期建设的景区景点如鱼峰山的刘三姐传歌处和连通马鞍山的缆车,大龙潭的民族园(苗家深处、侗族鼓楼等),贝江榄口渡口及勾滩苗寨的游赏方式等等项目,产品老化严重,游客参与性低,驻留时间不足,消费环节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