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放飞蜻蜓.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放飞蜻蜓.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2/24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放飞蜻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   课文重点段2—10自然段:   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自然段多读几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谈了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交流讨论:   A、从蜻蜓本身讲:(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   吃食:    (1)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体会“七嘴八舌”。)   (2)后来陶先生怎么介绍的?(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益虫。)   (3)补充知识:   (一只蜻蜓每小时吃20只苍蝇、840只蚊子,每天吃1000多只小飞虫。还吃稻飞虱、浮尘子等。)   课件展示水虿、孑孓。读第6自然段。   (4)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   填表: 特 点作  用尾巴一节一节,又细又长。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5)课件欣赏:复眼。   (6)除了尾巴、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知识?   (7)课件出示小知识:(种类、飞行、产卵、低飞原因。)   (8)说话训练:听了、读了这些知识,用上“我知道……还知道……”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9)指导朗读6—10自然段。   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课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自由读文,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