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护理操作并发症.doc

格式:doc   大小:421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理操作并发症.doc

上传人:aena45 2020/2/25 文件大小:4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理操作并发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清洁与舒适口腔护理法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窒息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重者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操作不慎或患者不配合,造成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2、操作前未将假牙取出,导致操作时假牙脱落。1、防止异物或棉球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宜过湿。2、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3、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口腔黏膜损伤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溃疡形成。严重者出血、脱皮、坏死组织脱落。擦洗动作粗暴,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使用开口器方法及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擦洗动作要轻柔。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暴力使其张口。恶心、呕吐咽部不适,恶心、呕吐。操作时持物钳等物品刺激咽喉部。擦洗动作要轻柔,避免触及咽喉部。二、协助淋浴和床上擦浴法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上呼吸道感染寒战、打喷嚏、鼻塞、流涕。1、室温及水温过低。2、冬季身体暴露范围过大、时间过长。1、调节合适室温。2、擦浴过程保持适宜的水温。3、冬季勿过度暴露身体。皮肤烫伤皮肤红、肿、热、痛。严重烫伤时皮肤大小不等水疱,疼痛剧烈。水温过高。调整适宜水温。根据烫伤程度给予对症处理。晕厥眩晕、乏力,意识不清。浴室内空气不流通。淋浴时间过长。开启换气扇,告知患者勿反锁浴室门。淋浴时间恰当,注意询问患者感受、观察病情变化。热敷法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烫伤皮肤发红,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1、温度过高。2、神志不清,老年人、婴幼儿、末梢循环不良等易导致局部烫伤。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热水袋水温。2、热水灌入前准确测量水温,根据患者体质、对热的耐受力选择适宜水温。3、热水袋外包一层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5、严密观察皮肤情况,皮肤发红者,立即停止热敷,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可给予冷敷法。四、冷敷法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局部冻伤局部皮肤颜色青紫、感觉麻木、僵硬、变黑。1、末梢循环不良,小动脉痉挛,局部缺血、坏死。2、持续用冷时间过长,使局部营养、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发生障碍,严重者组织坏死。1、冷敷时间不可过长每次20—30分钟。2、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有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冷敷。3、末梢冷敷足底、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等部位。局部压疮局部压痕、疼痛不适。翻身时不慎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局部受压时间过长。注意避免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经常更换冷敷部位。选用化学或盐水冰袋。化学制冷袋药液外渗损伤皮肤皮肤潮红或水泡形成。制冷袋药液外渗。使用前确保制冷袋无渗漏。使用中注意观察,嗅到氨味立即更换。皮肤潮红处用食醋外敷,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抽空水泡按外科换药处理。全身反应寒战、面色苍白、体温降低。冰敷持续时间过长,导致温度过低,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及婴幼儿。定期观察并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处理。出现全身反应,立即停止冷敷,给予保暖等处理。对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禁止使用冷敷,尤其对老幼患者更应慎用。五、床上洗头法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上呼吸道感染流涕、鼻塞、头痛、发热。未及时保暖。室温与水温过低。头发未及时擦干。注意保暖。室温、水温按患者****惯调整。及时擦干或吹干头发。体位性低血压头晕、面色苍白。体位改变。血管过度扩张。洗头时间过长。助患者取舒适安全体位。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病情。洗头时间不宜过长。皮肤受损头皮烫伤、抓伤。水温过高。误用指甲抓头皮。操作前试好水温,并询问患者感觉。操作前护士修剪好指甲,用指腹按摩头皮,搓揉力度适中。梳发由发梢逐渐梳到发根,避免强行牵拉,如有发结可用30%乙醇辅助梳理。六、卧位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皮肤压疮红、肿、热、麻木或触痛。皮下硬结和水疱形成。水泡破溃,真皮层组织破坏、坏死、溃疡形成。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定时翻身。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七、制动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皮肤颜色发紫、苍白。皮肤温度发凉,感觉麻木或患肢剧痛。制动部位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出现剧痛。制动、固定过紧,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约束时松紧适宜。约束肢体:每15分钟观察的末梢循环1次,2小时解开约束带放松1次。协助翻身、局部皮肤护理及全关节运动。皮肤受损皮肤破损、出血未用保护垫包裹。先用棉垫或保护包裹腕部或踝部,再使用保护带或加压带。压疮红肿、热、麻木或触痛。压力因素。约束物使用不当。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避免摩擦力的作用。受压部位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泡形成。局部组织刺激、摩擦力等。促进局部血液物环。八、体位转换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原因预防及处理管道异常管道压迫、扭曲、脱落。操作前未妥善安置、固定管道。操作过程中未注意保护管道。卧位变更前先将管道安置妥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