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西河治理二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207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西河治理二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20/2/25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河治理二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施工规划总说明一、工程概况郴州市北湖区西河治理二期工程分为两段,一是华塘镇三合桥~招旅水轮泵站河坝,(简称华塘段),二是同和乡吴山村至石庙,(简称同和段),保护着华塘镇三合村和同和乡潮田村,总人口2965人,保护农田面积为2600亩,主要通过加固堤防、清障、河道疏竣等措施,使治理防护圈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2、。3、新建涵闸3处。4、。二、施工方案1、水文气象流域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最低气温为-℃,无霜期273天,年平均日照1705小时。流域内暴雨80%以上集中在5-8月份,多为锋面雨在这个时期洪涝灾害频繁且严重。9-10月份因台风侵袭也常有暴雨洪水发生。西河干流上游目前尚未建水库,支流太和河上建有肖家山中型水库,沙坪河上建有太和小一型水库,,%,可视为治理河段以上为天然河道。整个西河流域无水文站,也无历史洪水调查资料,邻近流域郴江干流上郴州市区河段设有郴州水文站,且发源于同一座山,下垫面情况相似。洪水计算采用频率法计算,其成果见表1-1。西河治理河段各分段洪水计算成果采用表表1-1断面流域下垫面参数西河郴江土坡洞断面招旅水轮泵引水坝吴山下村同和水坝郴州水文站面积(km2)=10%洪峰流量(m2/s)、地质北湖区西河流域地处湘东南部,河流发源于骑天岭山脉以南。工程区所处区域地貌为中、新生代地层遭受构造侵蚀形成的低山岳陵和侵蚀堆积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山、丘、岗、平俱全,境内地势南北两端向中部倾斜,西北部向中部、东部倾斜,由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构成,呈明显的阶梯分布。县境周围山峦叠嶂,奇峰高耸,西北部的骑田岭主峰二类峰海拔1654米,相对高差约300m,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工程区河段两岸地貌主要为河床阶地地貌,其次为低山斜坡地貌。工程区未发现新构造活动痕迹。晚近期构造运动主要以缓慢地上升运动为主。根据(GB18306-2001)版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属相对稳定地块。据调查,工程区地势比较平缓,未发现大的滑坡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由于西河蜿蜒曲折、局部河道狭窄,汛期洪水来势凶猛,流速快,洪水强烈冲刷河岸,淘空坡脚,导致岸坡当冲塌岸、岸坡后退、河道淤塞,甚至导致河流改道,影响河道行洪,危害较大。根据实地调查,结合钻孔验证,该段浆砌石堤防基础多建于基底弱风化砂岩层之上,岩性为二叠系下统黄龙组(P2L)浅黄色长石石英砂岩,中厚层状或厚层状,地基岩石承载强度较高,岩体工程特性满足防洪墙对地基的要求。在墙体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的可能性较小。该区段未发现较为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加固堤防段堤防沿线软土和淤泥不发育,故采取任何堤型结构,都不存在堤基承载稳定问题,堤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的可能性较小。防洪墙宜选择下伏基岩作基础持力层,如遇局部基岩埋藏较深时,可采用卵石层为堤基持力层,,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渗透变形。经过对室内、外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本区已建工程及类似工程建设经验,提出工程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推荐值于表1-3。岩土工程物理力学指标采用值表表1-3岩土名称含水量(%)湿密度(g/cm3)干密度(g/cm3)孔隙比比重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渗透系数(cm/s)压缩系数(MPa-1)压缩模量(MPa)固结快剪团结慢剪允许承载力R(KPa)摩擦系数f砼/土允许渗透坡降内摩擦角(°)凝聚力(MPa)内摩擦角(°)凝聚力(MPa)--//-:容重r==10~20MPa抗剪强度f岩/岩==0f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