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安塞腰鼓 教学片段.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塞腰鼓 教学片段.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2/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塞腰鼓 教学片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把课堂还给学生——《安塞腰鼓》的教学案例片段冯村中心校于少芳世界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现记录《安塞腰鼓》的教学片断,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案例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画面导入后。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以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思考。学生1:老师,我找到两个——“豪放的安塞腰鼓”、“壮阔的安塞腰鼓”。学生2:我也找到了——“有力的安塞腰鼓”。学生3:“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教师趁机鼓励学生:我想同学们一定还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词、句子来修饰、评价安塞腰鼓。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学生们表现得更为积极,纷纷动笔尝试着、思考着……2分钟后,80%的学生脸上写着胜利者的得意与自信,而其他同学有的还在凝神思考,有的写了划,划了写,还有两名同学坐不住了,悄悄偷窥邻座的本子……教师趁机插话: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已有的平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全体同学要求强烈,无奈,教师只好请先举手的两名同学上台。结果如下:“元气淋漓的安塞腰鼓”;“奇伟磅礴的安塞腰鼓”;“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师:既然大家都对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评价,那么你觉得安塞腰鼓好吗?学生齐答:好。师:文中几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请各小组进行寻“好”比赛,并用“好在,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大部分同学受上一环节启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小组同学跃跃欲试,“目无尊师”地争论起来。5分钟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各小组同学情绪高涨,争当小组发言代表。发言摘要如下:1、“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2、“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3、“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4、“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一番交流之后,我仍习惯地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有”,A同学站了出来,“老师,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师:是吗?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A同学:我们能不能像前几天改写古诗那样,将这篇文章改为诗来读呢?师:这个想法非常好,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