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地理教育叙事哈108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飞跃的深入与提高,尤其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的全面铺开,这对我来说,老教师遇到新问题。所以,也得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努力奋进,跟上教改的潮流,不断前进。在教学的实践中,就得弃旧创新,渴望上好每节课。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了上好每一课,我在课前总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练法。但是,课堂教学并非时时处处都会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序一步一步顺利进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随时有可能出现各种让我们意料不到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充分的教学机智,来妥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这些突发事件,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利用好了,便会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给课堂增添色彩,是师生得到“意外”收获;不会利用或者利用不好,就不仅失掉了教育的时机,而且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付之东流,学生毫无收获。一次我给实验班上地理课,由于没有学案,我就把这节课的提纲写在黑板上了,先让学生看书并把提纲的答案找出来,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由于是下午第二节课学生很容易困,我就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个书上活动题:【“北京老城区的某一部分要进行改造,如何对待区内的四合院和胡同,反应不一。人物一:政府是小区改造计划让我们搬进高层楼。相比祖辈留下的四合院,居住面积大了,卫生条件也好多了。应该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让更多的人享受新生活。人物二:于世界其他城市不同,北京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当然,城市的现代化也是必然的过程。能否将所有的四合院加以改造,保留其古朴的外表,增添一些现代化的功能呢?人物三:过去,我们拆除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让四合院和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取代。问题一:分析不同的合理性或片面性。问题二:从“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你自己的观点”】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是有关北京的四合院的问题。同学们很积极的在探讨。你争我夺的抢着回答。有的说赞成外部不变里面改成现代化的形式,有的同学还说就保留老北京的特色,还有的同学说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搞现代化的建筑等等还有的同学真对她们的答案反驳比如就保留四合院的问题,有的同学就说社会要进步就要改变,不改变那就是退步。还有的同学对改变外观只改变内部的也提出异议,说那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没有保留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还有的真对全改变变成真正的大都市提出异议,那就失去北京城是个古城的说法了。还有个同学赞成保留遗址,改变没有古式建筑的地方这样是既有古式建筑也有现代化都市的风格这才体现北京的特色。学生们争论的很激烈,热情都很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不存在困难的概念了。最后我做了简单的总结:从“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