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声学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2/2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学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声学基础知识 一、声音声音是空气分子的振动。物体的振动(我们称之为"声源")引起空气分子相应的振动,传入人耳导致鼓膜振动,通过中耳、内耳等一系列听觉器官的共同作用使人听到了声音。 二、声波把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面,会形成一组向四周扩散的水波,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比较直观的"波",空气分子振动形成的声波要复杂一点,它是从声源向四周立体扩散的一组疏密波,空气分子并不是从声源一直跑到您的耳朵,而是在它本来的位置振动,从而引起与它相邻的空气分子随之振动,声音就是这样从声源很快地向外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1米/秒。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麦浪的运动跟声波很相似,粒子的振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向是平行的。波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麦浪的运动到田埂边就自然停止了,声波的传播介质是空气分子,所以,真空里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三、声音的频率声波每秒的振动次数称为频率,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称为声波;频率大于20khz称为超声波;频率小于20hz称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地震波和海啸都是次声波。有些动物的耳朵比人类要灵敏得多,比如蝙蝠就能"听到"超声波。世界上很少存在单一频率的"纯音",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大都是各种频率的复合音,如乐器发出的单音就是周期性的复合音,语音则是非周期性的复合音。让我们对声音的频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大鼓的"蓬蓬"声频率很低,大约在数十赫兹左右;人的语音频率范围主要在200hz到4000hz之间;锣声、铃声的频率大约在2000hz到3000hz左右;在人类语音中,女声比男声频率要高一点;童声要比***频率高一点;"啊啊"声频率较低,"咿咿"声频率稍高,"嗤嗤、嘶嘶"声频率最高。知道这一点很有用,在实际选配中,你可以经常用来测试病人戴助听器前后对声音频率的反应。高频和低频是相对的,在语音范围中,通常把1000hz以上的区域称为高频区,500hz-1000hz的区域称为中频区,低于500hz的区域称为低频区。而在讨论音乐的时候 四、声音的强度其一是从物理上来描述:我们知道由于空气分子本身固有的不规则运动及相互排斥会形成一个静态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气压。前面我们讲过,声音是空气分子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分子对它通过的截面就会产生额外的压力,这种额外的压力我们就称之为声压。声压比之大气压要小得多得多,举个例子,一个声压仅仅相当于大气压的一万分之一的声音就足以把人的耳朵振聋。物理学家引入了声压级(spl)来描述声音的大小:我们把一很小的声压p0=2х10-5帕作为参考声压,把所要测量的声压p与参考声压p0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得到的数值称为声压级,声压级是听力学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单位是分贝(db)。其二我们要了解的概念是听力级(hl),前面所讨论的声压级是比较客观的声学参数,而在听力学中我们经常要讨论的是人耳听到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测量到了什么。人耳不是一个很好的测量声音的仪器,因而听力学家引入了听力级这个概念来更好地解释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大小。 前面我们讲过声压级是基于一个参考声压p0=2х10-5帕来定义的,即每个不同频率上的零分贝声压级(0dbspl)对应的声压都是2х10-5帕。而零分贝听力级(0dbhl)的定义则不同,听力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把正常人耳在某个频率上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大小的平均值定义为零分贝听力级(0db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