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古诗词两首》中的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不错。教学时,教师要有教你学逐步推向你来学,你来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探索新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吟诵诗歌,营造诗味氛围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谁来读?读后有什么感觉或体会?2、师:思乡是一种情怀,乡愁是一种延绵在心底的痛,在李白眼中,思乡是举头望那一轮明月;而到了王维的的笔下是游子异乡久久的牵挂,浓浓的思念;那么在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了解吧!二、学习《泊船瓜洲》反复诵读,读出音韵 一读——读得正确流利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2、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指名读、齐读、老师范读等。 二读——读出节奏 1、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 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指名读、齐读。 2、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听清楚要求,每一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老师来读,明白吗?好,准备。题目和作者也由老师来读。然后反过来读。 三读——读出感觉 1、同学们,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说,师及时肯定和表扬) 2、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 四读——了解大意   1、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思念家乡,想回家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默读《泊船瓜洲》。2、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诗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1)第一个问题:作者身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说(板书:在瓜洲)(2)第二个问题:王安石心在哪儿?(板书:心在家乡) (3)身在路途,心却在故乡。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4)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