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夏明翰英勇就义预设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2、学会本课的13个绳子;理解22个新词语,能从本课词语中找反义词。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就义诗。4、能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品质。2、在理解课文重点段(2、3两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全文。3、理解、背诵、默写就义诗。教学难点:1、事情发生的时间离现在比较久远,给学生理解背景知识带来困难;2、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较难理解。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预设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3、读议课文第一段。预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1、回顾课文《刘胡兰》主要内容、背景。2、在革命年代,像刘胡兰这样的革命英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革命英雄——夏明翰。(师出示课题)3、师简介时代背景4、齐读课题,理解“就义”一词。表示“死去”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辨析:就义、牺牲、殉职、去世、牺牲、夭折5、再读课题,找到课题中的重点词“英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读通全文,读准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就义和新词的意思。2、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慌张()软弱()清楚()低头()3、检查自学情况。(1)   辨字组词:狱()罚()瞥()狠()审()伏()罪()憋()狼()押()(2)   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质疑问难,教师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四海为家、折磨、遍体鳞伤、斩钉截铁、瞥(3)   指名轮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2、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并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对夏明翰烈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理清文章思路,试着给课文分段。(1)   师生讨论分段。(2)   尝试给每一段列出一个小标题。从敌人的角度(劝降、审问、杀害)从夏明翰的角度(拒降、斥敌、就义)(允许学生有多种小标题,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即可。)(3)   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四、读议第1段。1、指名读第1段,其余学生思考:敌人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是怎么对待的?(利诱和酷刑)3、出示“只要他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就一定不会亏待他。”敌人的“一定不会亏待”是什么意思?(会给夏明翰金钱、做官等享受)4、夏明翰是怎么对待的?出示: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可以牺牲生命,但决不放弃我的信仰。”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夏明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用“宁可……也……”、“即使…….也……”等多种句式说话。如:夏明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即使牺牲生命,夏明翰也决不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夏明翰连生命都可以牺牲,哪里会在乎敌人的利益诱惑。指导读出夏明翰坚贞不屈的气质来。5、面对敌人的利诱,夏明翰不为所动,那么,面对各种残酷的刑罚呢?6、你觉得夏明翰的革命意志坚强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想。1、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板书:敌人夏明翰利诱决不放弃信仰酷刑始终不动摇革命意志五、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4题。第2课时预设教学目标:1、读议课文第2段,完成作业本第3题。2、能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