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自然的语言.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3/3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自然的语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学****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有效导入导入目标:通过设疑,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兴趣。导入方式:设疑导入法。导入内容:看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又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语言?请同学们看前三自然段,然后回答。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题目就有这么大的学问,可见作者非同一般。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竺可桢: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市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有效精讲精讲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注重对文本作者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的把握。同时通过合作与探究,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精讲方式:合作探究式、朗读式、品析式等精讲方式。精讲内容:一、速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小黑板上的问题的答案,准备抢答。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研究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2、根据课后练****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