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辅导员工作座谈会发言提纲1、最大的困难是政治信仰和价值观教育缺乏有效的平台,特别是校外实践教育的平台缺乏。大学生接受信息越发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因为内容以及方式上的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效果跟以前相比有所减弱。 校内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途径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在生活园区开展的各类学生活动进行, 大学生越来越多的走出校外进行社会体验, 但是有针对性的有系统性教育内涵的校外实践平台缺乏,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依旧处于一种无序自发状态, 我们对学生在校外实践的效果也难以把握。可否给学生创造一些活动发展的实践平台, 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经费上给予支持,让学生真切感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变化, 感受党领导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在校外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大于实践感触。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安全很难掌握,网络上信息传播的真实性难以控制, 学生容易来源多样的信息干扰, 也容易在网上发布一些未经确认的信息从而造成辅导员开展工作时的困扰。 现在学生更倾向于相信网上流传的信息而不是课堂上或者官方媒体所宣传的内容,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以及敏感节点上网络思政的难度和挑战与日俱增。 上面刚刚提到的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其实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对网上虚拟生活社区的教育和引导,上海市大力发展的易班的确给同学们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但是人人网、新浪微博、各类论坛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很多学生把易班当做另外一个官方发布的渠道,而不是真正活动的网络家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人人网和微博沟通交流,如何引导利用网络媒体这一虚拟空间,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3、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建议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规章。针对少数名族学生有一个专题的培训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4、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问题。1)选拔辅导员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很难与工作能力达到有效统一。入门硬门槛是学历,软的是水平;工作后硬的是科研,软是的工作能力。现在要求辅导员队伍结构要均衡,学科背景要多元化,招聘辅导员的时候对专业要求限制不多,开展工作上的确有一定的帮助。但学历和工作能力不统一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的确存在,辅导员的最基本的工作是事务性的常规工作,但是学历高和能力高不匹配的现象存在。2)考核方面。目前所列的考核内容里面都是对于辅导员常规工作的考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要评副高职称,对专业学术的要求很高,如果辅导员属于教师序列,是不是在考核方面明确科研这方面的具体考核内容。这就造成了部分辅导员着重关注自身学术发展,对本职工作只抱着不出错的态度工作,对另外一部分踏实开展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来讲有负面影响。所学专业非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在学术水平能力提升,申报课题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即便他工作能力很强,但涉及到个人专业发展方面就会吃亏。3)个人发展方面。缺乏辅导员的研究平台,特别是缺乏一级学科指导。经常辅导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前景,过渡性岗位。应择优选送一些辅导员进行学历培训(博士学位学习)。否则无法突破岗位瓶颈。目前,全市针对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