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教学方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方案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方案设计<蜀道难>教学方案设计蜀道难李白  教学目的:1 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会知人论“诗”;2 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3 通过感知、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 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2 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3 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 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2 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3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媒体设计:1 《蜀道难》朗诵带或与课文相吻合的音乐(供师生朗诵)2 《唐之韵》有关李白的音像资料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一 导语设计: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解说:此导语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二 解题    (解说:这部分可根据情况有选择的讲解,展示的只作资料。若以前教师对此知识没有做系统的介绍,在此可祥讲。)1简介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2 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