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论IPv6地址表达方式寻址模型.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IPv6地址表达方式寻址模型.doc

上传人:pk5235 2016/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IPv6地址表达方式寻址模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首先介绍一些与使用IP寻址来标识和定位IP网络上的节点相关的问题。多年以来,IP地址被认为是可以在IP网络上最终唯一并持久的节点标识符。近年中,尤其是随着下一代IP技术的发展,对于IP地址的这种观点正在改变。如果我们仍像过去20年中所使用的方法来分配网络和节点地址,那将是一种不必要和低效的办法。本章在介绍了RFC2373(IPv6寻址体系结构)中描述的IP寻址体系结构之后,将首先介绍一些与IP寻址相关的议题。然后将介绍几种可能的地址分配方法。本章将IPv6寻址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128位地址的结构和命名及IPv6地址的不同类型(单播、组播和泛播)。IPv6的设计者们可以只是简单地在IPv4寻址体系结构中扩大地址空间。但是这样一来将使我们丧失一个改进IP的巨大机会。对于整个寻址体系结构的修改所带来的巨大机会,不仅体现在提高地址分配的效率上,同时也体现在提高IP选路性能上。本章将介绍这些改进,第8章对于IPv6选路议题将有更加详细的介绍。而地址分配、移动网络技术和自动配置将在第11章中有详细讲解。RFC2373于1998年7月发表,并废弃了最早于1995年12月发表的RFC1884(IPv6寻址体系结构)。其中大部分变化源自在最初的RFC发布后的两年半中被认为是必需要进行澄清、更正和修改之处。地址IPv4与IPv6地址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长度:IPv4地址长度为32位,而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RFC2373中不仅解释了这些地址的表现方式,同时还介绍了不同的地址类型及其结构。IPv4地址可以被分为2至3个不同部分(网络标识符、节点标识符,有时还有子网标识符),IPv6地址中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可以支持更多的字段。IPv6地址有三类、单播、组播和泛播地址。下一节将对此作更详细的介绍。单播和组播地址与IPv4的地址非常类似;但IPv6中不再支持IPv4中的广播地址,而增加了一个泛播地址。本节介绍的是IPv6的寻址模型、地址类型、地址表达方式以及地址中的特例。地址表达方式IPv4地址一般以4部分间点分的方法来表示,即4个数字用点分隔。例如,下面是一些合法的IPv4地址,都用十进制整数表示:,但后一种情况较少见。IPv6地址长度4倍于IPv4地址,表达起来的复杂程度也是IPv4地址的4倍。IPv6地址的基本表达方式是X:X:X:X:X:X:X:X,其中X是一个4位十六进制整数(16位)。每一个数字包含4位,每个整数包含4个数字,每个地址包括8个整数,共计128位(4×4×8=128)。例如,下面是一些合法的IPv6地址:CDCD:910A:2222:5498:8475:1111:3900:20201030:0:0:0:C9B4:FF12:48AA:1A2B2000:0:0:0:0:0:0:1请注意这些整数是十六进制整数,其中A到F表示的是10到15。地址中的每个整数都必须表示出来,但起始的0可以不必表示。这是一种比较标准的IPv6地址表达方式,此外还有另外两种更加清楚和易于使用的方式。某些IPv6地址中可能包含一长串的0(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