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情——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读写绘”儿童课程教学阶段总结(3月5日) “读写绘”简单说主要指低年级师生共读绘本、儿歌、童诗、电影等,使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低年级孩子识字少,语言表示还不够精确,可是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读懂故事。选择绘本使她们能快乐的走进阅读。“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画),经过大量阅读人类最优秀的读物,为学生学习构建丰厚的智力背景,经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儿童产生对学习、学校、教师的喜爱,改进师生、亲子、家校关系。经过读物的主题,以最佳的方式熏陶孩子心灵。同时孩子也在愉快的阅读中一遍遍的学习汉字,学习语言。“写绘”是指孩子在阅读之后借助图画和语言表示自己的阅读体验、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一句话,因为“读写绘”在培养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想象和观察力,丰富学生语言表示,陶冶学生心灵方面的魅力,我们选择了这项实验。回忆这段旅程,我们幸福着自己的劳动,幸福着孩子的变化。(一)在期待中启航,我们学校组织老师到淄博金茵小学,认识并了解了常丽华老师,直觉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有长远意义。我们经过教育在线了解了整个读写绘课程。6月,我们在当时的一年级进行了实验前测,发现读写绘不但能开启学生想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表示能力,而且能让信任、尊重、勇敢、宽容等等一些美好的东西走进孩子心灵。于是在9月,我们正式选择教师在一年级7个班同时开展这项试验。因为纸质绘本价格太高,我们选择了推荐《波力,你真棒》《小熊的特别愿望》《我们和好吧》这三本价格适中的书籍亲子阅读。精心挑选了30多个绘本故事,经过多媒体和孩子一起阅读。9月1日这一天,我们早早布置好教室,用《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迎接374名孩子。孩子们静静地倾听,快乐的微笑,当看到毛毛虫变成蝴蝶,孩子们拍手欢叫。这个绘本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还让她们在那一天把自己变成了一只想成长的毛毛虫。实验需要一年级家长强大的支持,因此,我们开学初邀请曾在新教育供职的陈金铭老师为家长和实验教师就读写绘的意义、操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为实验教师做《我是霸王龙》《小猪变形记》两节绘本示范课。有了专业人士的指点,我们兴奋的开始了第一次的读写绘《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课堂上,孩子们完全被故事迷住了,她们经过画笔想象出五花八门的情节,并把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认识、想象讲给家长听,家长把孩子的讲述记录在写绘纸上。开始,有的家长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可是随着孩子兴趣的提高和讲述能力的增强,家长们感受到倾听和分享的快乐。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我们鼓励孩子和家长合作,自己用音节记录故事的一部分;学录故事了,而只是聆听和欣赏了。一年级上学期,我们讲述了20故事,7个班的孩子写绘作品56册。《伤心的驴子》让她们认识了快乐和分享;《你真好》让她们懂得了宽容和爱;《小猪变形记》让她么明白了做自己的快乐;《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让她们明白了合作……人性中美好的种子就经过故事和画笔播撒在孩子的生命里,每个周四绘本故事课成为孩子们的盼望。一学期下来,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她们嘴里会冒出“生命”“奇迹”“热爱”等很多美好的词语,她们真的变成《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中的毛虫,为了化茧成蝶努力汲取书籍中的营养。(二)在平等中交流实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来自家长、实验教师的问题层出不穷。实验教师额外付出许多许多的努力,同时还要接受不同的声音。我们需要彼此的鼓励,需要学校的支持。于是每个星期五的两节课,孙校长和我们语文组的7位老师和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我们叫它“相约星期五”。在每张集体教研安排表中,我们都会选择一首诗鼓励所有试验的教师。在教研中,我们交流本周绘本的教学得失,讨论下周绘本的主题意义。实验3周后,有老师和家长担心绘本教学是否影响课堂教学,经过研讨:我们进一步明确,绘本精炼的语言、鲜艳的画面、孩子对故事的创编,都是在丰富语言、运用语言,锻炼想象。特别是孩子能独立写绘后,更是发展了学生表示能力,可见,读写绘只会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在研讨中,“学生绘画中出现的障碍”“家长对孩子绘画的过多干涉”“部分家长不知如何和孩子共读”等一系列问也得到了解决,集体的智慧让我们跨越了一次次的困难。为了促进阅读,张炎、树玲设计了阅读条,李友玲、李翠芝老师设计“笑脸”,王洪梅老师设计的奖章。一次不断激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孩子的成长我们总是和家长分享,我们经过每周一封信合班级主题帖的形式,把孩子学习情况、习惯养成、写绘作品展示给家长,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指导孩子习惯养成方面的经验传递给家长。家长也经过便签、短信、班级主题帖等形式和教师进行交流。因为读写绘,因为孩子,家长和老师紧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