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20/3/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所有来油经游离水三项分离器分离再添加破乳剂进入换热器加热升温至70~75℃然后进入高效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油液面控制在80~100cm、水液面控制在100~120cm,,处理合格后的原油含水率控制在2%左右经稳定塔闪蒸稳定后进入原油储罐,%后外输至管道。    各采油队来液由分离器进液管进入进液舱,容积增大,流速降低,缓冲降压,气体随压力的降低自然逸出上浮,在进液舱油、气、水靠比重差进行初步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底部通道进入沉降室。经过分离的液体经过波纹板时,由于接触面积增加,不锈钢波纹板又具有亲水憎油的特性,再进行油、气、水的分离。随后进入沉降室,靠油水比重差进行分离;通过加热使液体温度增加,增加油水分子碰撞机会,加大了油水比重差;小油滴和小水滴碰撞机会多聚结为大油滴和大水滴,加速油水分离速度;油上浮、水下沉实现油、水进一步分离;油、气和水通过出口管线排出。    分离器正常工作时,液面要求控制在1/2~2/3之间。在分离器的下部分是油水分离区。经过一定的沉降时间,利用油和水的比重差实现分离。    油井生产出来的油气混合物在井口剩余压力的作用下,从油气分离器进液管喷到碟形板上使液体和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向上,而液体(混合)比重大向下沉降在斜板上,向下流动时,还有一部分气体向气出口方向流去,当气体流到削泡器处,需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气体比重小,在气体中还有一部分大于100微米的液珠与消泡器碰撞掉下沉降到液面上,同时液面上的油泡碰撞在削泡器,使气体向上流动,完成了离心的初步气液分离    当离心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分离器上面除雾器,气体被迫绕流,由于油雾的密度大,在气体流速加快时,雾状液体惯性力增大,不能完全的随气流改变方向,,雾滴随气流提高速度,获得惯性能量,气体在除雾器中不断的改变方向,反复改变速度,就连续造成雾滴与结构表面碰撞并吸附在除雾器网上。吸附在除雾器网上油雾逐渐累起来,由大变小,沿结构垂直面流下,从而完成了碰撞分离。  二、高效三相分离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   根据油田油品特性特点不同,对油水指标要求不同,处理液量不同的特点,我们要及时分析,及时调整合理的油水界面。在三相分离器运行中,合理的油水界面是如何高效的发挥三相分离作用的必然条件。当低含水油进三相要求出合格油时,就应尽可能降低油水界面。    目前本站使用的三相分离器都是卧式分离器,原油从进口进入沉降缓冲室。由于缓冲室与沉降之间连通,原油必须与缓冲室的水相混合。如果低含水油进三相,则易产生更多的乳化液,而使油水界面逐层下移,造成油水界面不清晰,造成水室跑油现象。  、温度对三相分离器脱水的影响  破乳剂是一种高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是高效能的表面活性物质,当加入原油乳化液中,这种物质能够吸附在油水界面上挤掉乳化剂所占据的位置,降低了界面薄膜的机械强度,改变乳化液类型及稳定性.。长期以来破乳剂脱水是一项很有效的化学脱水方式。 三、高效三相分离器操作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