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史玉柱拧巴着“出世”一个屡出奇招的符号式人物应该如何进退于生意和生活,才能获得某种精确的平衡,既不会以败局收场,又不会终生沦为商业的奴隶?她拿起那把著名的茶壶,又点了根烟,定定地看着大屏幕上的《征途2》【《中者袁茵)“我动作慢,别玩儿这个了。”她拿起那把著名的茶壶,又点了根烟,定定地看着大屏幕上的《征途2》。在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前打游戏,史玉柱确实有点儿不好意思,尴尬之态,跟其它四五十岁的人面对大型网游时别无二致。你终于能够理解:这个巨人网络的董事长兼CEO不是神,也不是传说中那个神一般的游戏玩家,有时她甚至表现得不如一个普通人。最终,她选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一关。以前,她经常夸奖这个游戏:“新手培训做得好,任何人都能迅速上手”;还说:“没事儿就敲花瓶,能打到52关。”(这个战绩相当不错)可惜当僵尸一波一波袭来,她就有点儿跟不上趟了。在接起一个重要电话后,她更显得手忙脚乱,但她没按暂停,依旧执着地应付着僵尸的袭击。终于,两三个僵尸突破了最后防线。“没过关。”她摇摇头,很遗憾,又点燃一根烟,还递给我一根,顺手点上。此刻,史玉柱不像一个叱咤风云的创业者、中国最有争议的商业人物,倒像一个刚在网吧“刷夜”结束的小青年,和伙伴交流攻略,而且,游戏水平没那么高。她丝毫不介意我对她的游戏挑衅。“马云是个战略家,我啥也不是。”她说。再过两三年,史玉柱年满五十,按中国传统说法,那是知天命之年,深谙一切自然规律。而她此前的经历几乎包括了中国所有商业话题:有过轰轰烈烈的成功,也有过同样令人瞩目的失败;有过失意后的东山再起,当然还有数量相等的赞扬和诟病。到了现在,史玉柱被期待的已经不是又一次成功。她留在中国商业史上的也不是个商业命题,而是个中国式的人生命题—一个屡出奇招的符号式人物应该如何进退于生意和生活,才能获得某种精确的平衡,既不会以败局收场,又不会终生沦为商业的奴隶? 就像这次,她愿意为《征途2》打破面对媒体的隐匿。对于那些投资、巨人大厦、脑白金等陈词滥调的问题,她极有涵养地保持着淡定和耐烦,并时不时打趣一番。但,那些与《征途2》细节有关的问题,她懒得思考,通通交给巨人网络副总裁、《征途2》制作人纪学锋做答。“我爱玩。”淡然中她突然眼睛一亮,终于侃侃而谈。原来,她又是来“玩”的。出世史玉柱这种“游戏即人生”的态度,之前又不是没有见过。《征途》的成功就是她“玩”出来的。她上一次大范围接受采访是在两年前的三亚。那是她玩得最疯的时候,索性光着脚接受采访,迫不及待地用冰激凌满足食欲,最高纪录一天9个,体重增加了三十斤。她的“玩”带有几分凌乱,既抹不掉证明自己的意愿,也掩饰不了被“架空”的无聊。这一年她依然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这种“放任”的玩耍,去迪拜、圣诞岛旅游,时而参加一些此前从不问津的商业活动,结识了许多“圈内”朋友。谁都看得出来,一些变化正在她身上发生。人们印象中那个史玉柱是个“能做事的人”,成功的秘诀是“专注”。“别人没成功,因为没我专注”,至少没有一家网游公司CEO像她那样沉迷过游戏,花过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钱。她用“一个时期只能做一件事”来掩饰自己“专注”带来的尴尬。某次受邀在某会议上发言,听到主持人念到自己的名字就冲出去演讲,直到结束才看到下面还在发愣的观众,原来刚才只是参会嘉宾介绍。边接电话边打网游,史玉柱的“不专注”导致她最终落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