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物体受力分析难点突破.doc

格式:doc   大小:4,77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体受力分析难点突破.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3/6 文件大小:4.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体受力分析难点突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体受力分析难点突破一、难点突破策略: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受到周围其它物体的作用。为了保证分析结果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难点。::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隔离法概念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问题分析整体周围其它物体对整体的作用。而不画整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能够是某个物体也能够是整体。(2):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它的接触点(面)。: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3)验证:。说明:(1)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2)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3)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和“添力”。(4)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5)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6)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1)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有加速度时)(3)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1)多画力。,错将其它物体受到的力画入。,将不存在的力画入。。要防止多画力。第一,彻底隔离研究对象。第二,每画一个力要心中默念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少画力。少画力往往是由受力分析过程混乱所致,。,所有接触点都要分析到。(3)错画力。即把力的方向画错。防范办法是要按规律作三、、无的判断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但有的形变明显,有的不明显。那么如何判断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无弹力?法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若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因为接触物体使研究对象维持现状等同于没有接触物,即接触物形同虚设,故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因为接触物撤去随之撤去了应该有的弹力,从而改变了研究对象的现状。可见接触物对研究对象维持现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弹力。ab例1: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审题】在a、b图中,若撤去细线,则球都将下滑,故细线中均有拉力,a图中若撤去接触面,球仍能保持原来位置不动,因此接触面对球没有弹力;b图中若撤去斜面,球就不会停在原位置静止,因此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解析】图a中接触面对球没有弹力;图b中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法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能够先假设有弹力,分析是否符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或者由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反推弹力是否存在。总之,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同时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还能够列方程求解弹力。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图1—3图1—2【审题】图中球由于受重力,对水平面ON一定有挤压,故水平面ON对球一定有支持力,假设还受到斜面MO的弹力,如图1—3所示,则球将不会静止,因此斜面MO对球没有弹力。【解析】水平面ON对球有支持力,斜面MO对球没有弹力。再如例1的a图中,若斜面对球有弹力,其方向应是垂直斜面且指向球,这样球也不会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斜面对球也没有弹力作用。【总结】弹力有、无的判断是难点,分析时常见“假设法”并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而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因此弹力的方向为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平面与平面、点、曲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