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虞美人》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虞美人》教案.doc

上传人:1314042**** 2020/3/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虞美人》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虞美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品读、体味、审美。,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兴趣。【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教学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学设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情境法,探究法。【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相传他在41岁生日之夜,为自己作了一首词并命歌伎演奏。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就让我们跟随李煜,走进这首绝笔之作《虞美人》。二、读词(整体感知):1、听朗读,学生读,听歌曲。2、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词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词的感情?明确:愁。3、“愁”情贯穿全词,每句话里面都有“愁”。讨论:每句话中的“愁”具体指什么?三、赏词(具体研读):讨论“愁”情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5、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