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题目:一名留守学困生的转化之路作者:杨艺单位:毛田镇崇山小学联系电话:**********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一名留守学困生的转化之路案例:去年,我新接任六年级班主任时,有个学生叫尹慧。开学不久,我就发现她总是低着头,很少与同学交往;上课无精打采,毫无学习兴趣。老师课堂提问,她置若罔闻,缄默无语。家庭作业经常一字未写;即使写了,也是完成任务,糊涂潦草,错误百出。每次测验,语文、数学都只有二、三十分。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性格内向,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又到了六年级,要培养成心理健康、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没有困难的学生,看来是无望了,只要她遵守纪律,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我听了,心底不觉泛起一股凉意:这样有自闭倾向且成绩落后的孩子,如果教她的老师都是这样的看法,那么,她的自卑感会越来越强,自闭症会越来越严重,学习会越来越困难。当她走出校门,面对这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何生存哪!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只要她一天在我这里学习,我一定不能放弃!我经过她的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基本了解了有关情况,然后来到了她离校近五千米的家。原来她父母早年离异,她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将她托付给了奶奶;而奶奶年老体衰,家务都压在她柔弱稚嫩的肩膀上。看到她手忙脚乱地烧火做饭,脸上满是汗水,红一块黑一块,不禁感到社会的不公,生活的不平,这是一个11岁的孩子啊!与她奶奶的交谈后,我心里的凉意变成了寒意!因为成绩太差,家里打算让她念完小学,就让她辍学!我劝了两句,奶奶的一句话让我傻了眼,“她的成绩那样,进了初中也学不了,还不如在家帮忙干点活。”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分外沉重,难道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学校,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吗?回到学校,我就找她谈话,可她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哎,缺乏爱的滋润,承受长期学习落后的打击,总是徘徊在无人关注的角落,让她产生了自闭的心理。每每看到她“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她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她重拾搞好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思虑再三,我邀请她原班主任,与现任学科教师一起商讨,决定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利用一切机会亲近她,以关爱之心、温暖之情来触动她的心弦,让她敞开心扉。有次下雨,她忘了带伞,我主动借伞给她……经常找她闲谈,引导她用平和、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一些同学来帮助她,跟她一起玩,一起做作业,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与尊重,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她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的12月2日是她的生日,我买来蛋糕,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举办了一次班级生日会。她那天高兴极了,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吹蜡烛的时候,她父母如约打来了电话,从未有过的生日祝福让她非常惊喜。这时,我分明看见了她眼中悬挂的泪花。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花,是感谢的泪花,是打开心门向过去告别的泪花。其次,与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她。其实,她智力正常,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11岁的孩子,烧饭、洗衣等家务活都会做,还能照顾年迈的奶奶……我们抓住这些表扬她、鼓励她。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在语文课上的一次听写词语中,这个沉默的女孩居然全都对了。我非常兴奋,对她大加表扬,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