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春季传染病预防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季传染病预防资料.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3/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季传染病预防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双龙学校:陶举鑫一、学校传染病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菌痢、甲肝、麻疹、肺结核、腮腺炎、水痘、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有病例发生,极容易在短期内蔓延,形成暴发流行。最近几年在社会上曾经流行过的、让人们记忆优深的如的非典、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当前在全国各地地区的小学和幼儿园广泛流行的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广大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经常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我们每人都要充分认识学校传染病,主动了解获取学校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主观的、能动的参与到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工作中去,并经常向家庭、社区传递卫生保健常识,共同为健康生活而努力。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集中的场所。由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儿童、青少年的免疫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相对成年人来说还比较弱,这就使得儿童、青少年成为一个特殊的易感群体,这正是各种学校传染病容易在学校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学校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形成流行;缺了任何一个要素,就会阻断其流行。1、传染源:感染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并能够向环境中排放这些病原微生物的人或动物,包括已经发病的病人或动物和未发病的潜伏期携带者。处于潜伏期的传染源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看起来跟正常健康人一样,比如艾滋病的潜伏期能够长达几十年,那就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再比如说甲型H1N1流感病人从出现感冒症状的前三天到症状完全消失后的7天内都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及健康携带者、艾滋病病人及健康携带者从感染病毒直到死亡都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去感染健康人或动物的方式。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寄生虫(钩虫、蛲虫、血吸虫)、昆虫(蚊子、虱子、跳骚、老鼠等)一般情况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几种途径同时存在,以某一种途径为主: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普通流感、甲流、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炎等。以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甲肝、菌痢等。(上海甲肝事件1988年,上海市暴发甲肝。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有30多万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以血液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以寄生虫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蛔虫、蛲虫病以昆虫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疟疾、乙脑、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菌痢等3、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青少年是各种疾病的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控基本方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第一方面:控制传染源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第二方面:切断传播途径就是要及时阻断病原体侵入健康人体的方式、途径。比如环境消毒、灭虫、净化水源、检测血液制品等第三方面: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讲究卫生、加强营养、锻炼身体、避免接触传染病病人及健康携带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中国防控传染病的一部法律,自觉防控传染病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冬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