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坚决改造“三长一短”.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坚决改造“三长一短”.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9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坚决改造“三长一短”.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坚决改造“三长一短”坚决改造“三长一短”核心提示:何谓“三长一短”,那就是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未优化流程的就诊环境环境吵杂、无序、病人焦急等待流程改造后的就诊环境病人休息、按序就诊事实上,拥挤等候、奔波往返是很多人一提起上医院就感到头痛的原因。记者观察发现,医院长期以来的门诊流程很少考虑到患者感受,往往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一定程度上“人为”增加了患者的“看病难”。对此,有专家指出,应对日益增多的就诊压力,大医院与其考虑扩建、发展规模,还不如切实地从医院内部管理着手,从小处着眼,改善诊疗流程,提高病人的就诊效率。“医生,请问在哪儿取药,收费处在哪儿,”正在某大型医院做实****医生的小杨每每穿过门诊大厅时,总会被手拿一沓处方、单据或现金的患者拦住,向她打听去哪儿办理繁琐的门诊手续。而此时,挂号、交费、取药窗口前的队伍往往有十几米长。在耐心解答患者问题的同时,小杨总是有些感慨,“医院的"三长一短"现象何时才能结束啊,”,使得患者大量盲目、无效地奔波,不但增加了医院中患者的流动量,浪费了患者的时间,还造成了患者的怨气,埋下了医患冲突的隐患。“其实医生真正问诊开药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患者多数时间都花在来回划价、找地方检查、缴费取药上了。”日前记者在广州市3家医院先后跟踪了6位患者的就诊全过程,发现他们的有效就诊时间很少,大约只占到了在医院全部时间的10,;而类似找药房、检验室这些过程却让患者楼上楼下好一番折腾;更令人压抑的是,医院到处人满为患,每到一个窗口都要排队。“取药时,西药房位于一楼,取中成药要到二层中药房。中医科开出的草药处方,则需先到二楼中成药房划价再到收费处交费,然后再回中草药房配药。医生开出的保健补品和医疗小器械要到地下一层的特药房去取。”一名患者说,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药房就不能搁在一块,有一名患者已是第二次来医院就诊了。第一次,排队花了40多分钟,好不容易等到医生,开了好几种检查单,这才知道要抽血,要求检查前空腹,所以第一次没有做成;第二次,一大清早来到医院排号,花了30多分钟才排到号,等到检查完下来,肚子饿得直叫唤。记者还了解到,在某些医院,某些检查项目是需要预约的,有的只在每周一、三、五上午能做;各类检查需在不同科室进行,患者得挨个上门去询问和预约。“能否把检验科室集中一下,不能老跑冤枉路啊。”,虽然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就医院而言不一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实,对于旧有诊疗流程不合理已经呈现的种种弊端,此前业内早有议论。“患者太多,而医院太小,需要扩建。”不少有类似想法的医院已在近些年来医院扩建热潮中将其付诸实践。一位医院门诊部主任解释说,原来的医院门诊大楼是以2000人次/日的门诊量标准设计建造的,而现在每天的门诊量都超过了5000人次,是大楼原设计量的两倍多,完全是在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不得不到处排队,所以有必要扩建医院规模。一位持谨慎态度的医院院长则认为,改变诊疗流程,涉及方面太多。其中,对医院原有资源进行重组将不可避免。譬如,医院原有的建筑不一定能够适应现代医疗的需要,需要扩建;医院的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医院计算机网络配置要达到一定水平,对岗位人员的要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