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20/3/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执教班级:初一1至3班时间:2017年4月30日一、总体情况考试范围:《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考试形式:开卷考试题型:选择题+主观题选择题(8题单选+6题多选):8题*3分/题+6题*4分/题=48分主观题:三大板块,分别为“请你谈谈认识”(15-16题,23分)、“请你参与实践”(17题,15分)和“请你探究情境”(18题,14分)。:表1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初一(1)(2)(3),本次南昌市十校联考的考题较易,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主干知识和能力考查,试题灵活,开放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这次学生的考试成绩较正常。二、失分原因分析(一)客观题分析表2题型单选(3分/题)多选(4分/题)题号269101213做错人数201218335636(注:此表数据是根据初一1至3班实考162人答题情况得出的;做错人数大于等于10人入选表格)选择题分为单选与多选,多选相比单选较难。其中第2、10、12、13题学生答错较多。从中反映出的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考前没能做到有效识记。如第2题对思维的批判性认识与第10题思维的独立性的认识,这两个题目都是很简单的知识记忆性题目,这些做错学生没能有效识记它们或是考试时没有有效查找课本或提纲。部分学生对多选题题干或选项把握不准,易导致多选、少选与错选,从而失分。如第12题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情愫,我们应该怎样时,学生对于B、D选项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或少选。(二)主观题分析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跟不上而导致失分。其中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3问失分较多。综上失分原因主要有:部分学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如错别字、字迹模糊不清、语言表达不通顺等现象依然存在。还有部分学生主观题不分点答题,或是简化答案,导致得分低。部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有的学生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有的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