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王阳明南赣纪事.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阳明南赣纪事.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3/1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阳明南赣纪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阳明南赣纪事□文瑞约五百年前,王阳明官拜南赣巡抚,入住赣州城。五百年后,斯人已逝久远,我们又当如何看待这位与赣南结缘的千古名人?王阳明,成就于南赣,殁没于赣南。今天,王阳明及其《传习录》蜚声海内外,王阳明本人则更多地被聚焦在哲学家、心学家这一角色上。那么,王阳明是在什么背景下来到赣南的?她在南赣呆了多久?她在平定南赣民乱中的功过是非怎样?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囿于土匪聚集,朝廷采纳了江西地方官的提议,将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八府一州(江西赣州、南安,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潮州、惠州,湖广郴州)组成了一个特别行政区——南赣省。出任南赣巡抚的时代背景至15,南赣的匪乱并未平复,反而有愈演愈烈态势——江西南安府横水、桶冈有谢志珊、蓝天凤部,广东龙川三有池仲容部,江西大余有陈曰能,湖广郴州有龚福全,她们或称王称霸,或占城占山,四处流窜作乱,官府顾此失彼,局势十分混乱。正德十一年(15)九月,由兵部尚书王琼推荐,45岁的王阳明升都察院佥都御使,巡抚南赣,平定征南王谢志山、金龙霸王池仲容等江西、福建、广东、湖广等地的暴动。“这个任命与贬谪龙场具有同等意义。如果说贬谪龙场造就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王守仁,南赣汀漳巡抚的任命则造就了中国政治史上的王守仁,而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激发、相互结合,才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千古唯一的王守仁。”(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位置上的时间当年贬去贵州龙场驿,王阳明一路磨蹭,消极怠工,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赴任,任上不过数月而已。这回是官升高位且赋予重任,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王阳明满怀抱负,一腔兴奋,一刻也没有耽搁。春节刚过两天,正德十二年正月初三即起行,当月十六日便到了赣州。她的办公地点南赣巡抚赣衙门设在赣州城镇宁井街(清名杨老井街,后改名为新赣南路),与她随行的有她的妻子诸氏和刚刚过继两年的十岁的继子正宪,以及进士出身的弟子、门人薛侃等(《传习录》即由薛侃主持,15在赣州首次刊印出书)。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六到赣州,至正德十四年六月朝廷派王阳明往福建处理兵变事宜,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位上共待了两年五个月。平定南赣民乱的三个动作行“十家牌法”切断百姓与山贼的联系。王阳明将南赣当作她的政治、哲学、军事试验场。她的主张是“平山中贼易,平心情贼难”。她认为,人只有从内心里怕当盗贼、不愿当盗贼、不敢当盗贼,才可能真正平定山贼。于是,仿效朝廷“诛九族”的做法,她果断地推行了“十家牌法”。所谓“十家牌法”,即是每十家为一甲,发一块木牌,里面有固定格式,十家轮流掌管,每天酉时(晚七时)左右,当值户主持牌往另外九家巡视,查审各家人员情况,有无少人或多人,少的人往何处去了,去干何事了,何时归,多的人是谁,从哪里来,来做什么,一一记载清楚。如有可疑,即刻报告官府,如有隐瞒,一旦事发,十家同罪。一家窝藏或暗通山贼的,十家都有罪。某家若出了山贼的,限期规劝回家,否则十家同罪。这种“十家连坐”的惩罚措施,较之朝廷的“诛九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十分有效,迅速切断了百姓与山贼的联系,瓦解与涣散了山贼的军心和战斗力。王阳明自诩道:“诚使此法一行,则不待调发,而处处皆兵;不待屯聚,而家家皆兵;不待蓄养,而人人皆兵;无馈运之劳,而粮饷足;无关隘之设,而守御固;习之愈久,而法愈精;行之愈广,而功弥大,盖以十家牌法之兵,而为守土安民之本。”练习民兵培养地方武装。王阳明可谓是中国“团练”的始祖,“民兵”的创始人。清代曾国藩大办团练培养湘兵,就是从王阳明处学来的。当年,王阳明培育民兵,其实是出于无奈。之前,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闹匪乱,朝廷派来的军队多是湘西或贵州、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狼兵,这些狼兵多属于当地土司豢养的家兵,她们以当兵为业,凶猛勇敢,吃苦耐劳,善于爬山钻林,南赣的山贼十分惧怕她们。于是,南赣的山贼们采取回避的战术,狼兵来了,她们躲藏起来,狼兵回去了,她们又出来骚乱。而狼兵除了赣州卫所留下来世袭外,其余各地请来的狼兵是要回去老家的,一来一回得一年,又费钱财又没用。囿于这种情况,王阳明决定培养当地民兵。她让各州府从所属县衙的弩手、捕快、打手中各挑选骁勇者十名左右为将官,又从各卫所中挑选有实战经验者充当教官,让她们编练民兵。很快,一支比朝廷卫所官兵更有战斗力的民兵队伍组织了起来,为王阳明之后的平定民乱奠定了坚定的战斗基础。疏通盐法筹措兵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王阳明饱读兵书,太知道这个道理了。没有兵饷,如何平乱?当时的情况是,既不能直接向朝廷伸手要钱,更不能加重当地民众税负。王阳明把目光聚焦到了盐上。自古以来,盐是最重要的课税之一。王阳明上奏了一个折子《疏通盐法疏》,提出三项主张:一是把原来南安、赣州两府行销潮州粤盐的范围扩大到吉州(今吉安)、临江(今樟树)、袁州(今宜春),商人在南赣两府卖盐按原来的税率十抽一交税,到新增的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