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ppt

格式:ppt   大小:5,596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0/3/11 文件大小:5.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类肠道病毒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乙醇、来苏尔等消毒剂及去污剂和弱酸有抵抗力,人的胃酸、胆汁不易将其杀死。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手足口病病原体: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少数患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死亡原因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致病机制进入途径口腔/呼吸道咽喉及下肠胃道传播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微病毒血症先天性感染神经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呼吸系统皮肤及黏膜病毒血症神经系统抗体产生、病毒血症消失,病毒感染症状改善飞沫、接触、、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均有报道山东省是手足口病的多发省份。EV71致病的特点: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主要感染儿童。.EV71病毒血症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干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全身血管收缩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肺动脉压增高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呼吸浅促、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精神差嗜睡易惊口腔疱疹皮疹发热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根据临床证候亦有认为属“湿温”范畴。病理变化:以湿热为主,病位主要在脾,涉及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