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3/1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历史延续科举制度是古代读书人,参加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制度的产生,打破了统治阶级原有的官员选举制度,西周时,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分封。,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可以说这些制度的产生和消亡,为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很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意义随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宋朝得到延续和发展,明清实际达到制度的顶峰,科举制度历代统治阶级选人用人的机制,学而优则仕的选拔标准给了很多平民百姓由基层走向统治阶级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通。3、影响科举制度之所以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不仅在于他合理的为统治阶级选拔用人,更大的贡献在于它促进了社会形成尚学之风,提升了文化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且孕育产生出影响于世界的文化产品,以及大批的文人墨客与思想家。此外科举制度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发展和完善,为现代我国的中高科制度、公务员选拔制度提供了借鉴,国际层面,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如今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西方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堪与物质文明领域中的四大发明相媲美的贡献。刘海峰教授则誉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或实行个人赡拘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导致任人唯亲,带来结构性的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而因政党更迭大批撤换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影响工作的连续性。而我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么一种文官制度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