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QC小组概述 2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 2第二节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 4第三节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 7第四节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 9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 9第一节组建QC小组的原则 9第二节QC小组的成员及对其要求 10第三节QC小组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 12第四节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 14第五节QC小组课题注册要求 15第三章QC小组活动 16第一节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16第二节QC小组活动的程序 17第四章QC小组活动成果 26第一节QC小组活动成果类型 26第二节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 26第三节QC小组成果发表的意义和作用 28第五章几种成果报告工具及应用方法 28第一节调查表的应用及步骤 28第二节分层法的应用及步骤 29第三节排列图的应用及步骤 31第四节因果图、树图的应用及步骤 33第五节关联图直方图的应用及步骤 36第六节QC七种工具简表 41第七节其它工具及常用图表简介 42第六章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激励 48第一节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48第二节QC小组的激励 53第七章全面质量管理的职责、工作内容及责任制度 56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56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61第一章QC小组概述本章从质量与质量管理开始,概要讲述了什么是QC小组,它们是如何分类的,以及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重点掌握内容:;(QC);(TQM);;;;。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1、质量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兴市”,“质量兴国”,“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人人有责”等等。这些口号的提出与传播,更加引起人们对质量的关注。什么是质量呢?国家标准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注2:在这里,“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特性:可区分的特征:注1:特性可以是赋予的或固有的;注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注3:有各种类型的特性:------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行为的(如:礼貌的、诚实、正直等)------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讨论内容:1、从你身边的工作和现象出发举例判断“质量”的情况或程度如何?2、请你从自身负责的工作中找出一些事物判断出他的“固有特性”是些什么类型?2、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Control,简称QC)思想与实践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不过当时基本上都属于经验式管理。真正把质量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中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则是近百年来的事。质量管理的发展,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大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的质量管理主要限于质量检验,即按照事先确定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标准,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第二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大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5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大量军需品,而使检验工作的弱点突出了,影响了军需品的供应。因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专家制定战时质量控制标准。第三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至今。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管理理论的发展等,对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在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在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明确写道:质量管理(QM)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上至经理,下至每一位员工,人人关心产品(或服务)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2)全过程地质量管理。它包括了从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