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何应对环境对就业计划的改变篇一:《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何还要职业规划》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何还要职业规划作者:芮铭丽来源:《职业》2015年第03期谈到规划,很多人会抱怨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其这样倒不如不规划,索性顺其自然,临时抱佛脚,用类似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话聊以自慰。然而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所有的规划都会有变数,唯一的不变就是变。生涯需要规划,因为它在整个人生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生涯规划有这样一个定义: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志向对自身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生涯的规划具备目的性、延续性、系统性和长久性。从学生时期,老师就会提及未来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而那时的我们更多的是考虑眼前的学习规划。只有短期的规划而未制定生涯规划,是因为我们总会觉得规划太遥远。其实,生涯规划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在变化发生时更好地应对变化、拥抱变化。2011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时间规划局》,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时间,改写年龄,超越死亡。穷者短命,富者永生。在人类社会,不管一个人活多久,年龄都被永远定格在25岁。人们为了延续生命通过各种途径,突破险境,应付各种变化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有了这个关乎生命的时间规划,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不顾一切地克服艰难险阻,应付各种变数。在现实社会里,我们也应该将自己的生涯规划与生命相连接。因为我们的生涯中可能会经历跳槽、转行、创业、出国求学等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涯规划。为了一个关于一生的规划不停奋斗,扫除一切阻碍是完全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涯,可能性无涯,生命本身就有无限可能性。如果一个人将规划看做与生命同等价值,那么他就不会被任何变化羁绊,坦然面对一切。长期稳定的规划与计划可以适应无常的变化,计划是人为的,而变化是社会的,计划应当随着事态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有价值、有意义的规划与计划从不会因为变化而束手无策。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规划和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都差不多的人。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生涯规划和目标,60%人有模糊的规划与目标,10%有清晰而短期的规划与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规划。25年后跟踪结果显示,那3%有清晰而长远生涯规划的人根据规划与目标不懈努力,成了社会各界顶尖人士,10%有清晰而短期规划的人生活在社会中上层,60%有模糊规划的人在生活在中下层,27%完全没有规划的人在社会底层。今天的生活状态并不由我们的现在决定,而是我们过去规划的结果。同样,我们今天的生活规划也将决定未来的生活。生涯规划不易,不然为何只有3%的人能够坚持到最后并实现了自己的规划与目标呢?他们对生涯规划的坚守与信念促使他们能够在漫漫人生路中应对各种变化。也许你有自知之明,觉得那3%与自己无缘,但或许你可以从那10%、60%做起。人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有篇二:《如何有效应对“赶不上计划“》如何有效应对“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制造型企业,“计划赶不上变化”是众多管理人员,特别是计划主管和生产主管,最常见的“口头禅”,也是最困惑、最棘手的难题。竞争环境给企业、销售、计划(PMC)和生产带来的挑战1、市场需求多变与营销预测不准。2、用户的需求周期短、变化多。3、多品种与小批量生产,生产柔性与成本之矛盾。4、物流供应矛盾突出,供应商素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间竞争趋向供应链整合管理能力。5、高库存积压与物料流转问题6、产品的同质化,所导致的激烈竟争与低附加值7、不稳定的人力资源,与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8、急剧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凸显原有管理机制与流程的不适应性。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其实远不止上述八点,“计划赶不上变化”它只是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而已,真实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企业有两只手在运作,一是业务跟单,二是生产跟单。所以说“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订单”。企业没有订单,后果可想而知,但有了订单,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高效、低成本,准时地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上,是工厂生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计划为什么赶不上变化”,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破解。在此我们只对“产销协调”这个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着手,阐述销售、计划与生产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因为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导致原有的订单被取消、减少或增加,或交期被提前或推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必然会打乱企业原有的生产计划、物流运作与人员、设备安排,造成整个生产系统的混乱与效率低下,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导致订单交期紧张、物料跟不上、人员设备不足、品质问题、部门与人员关系紧张等等。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何应对环境对就业计划的改变销售部门面向市场,在市场中拼杀,在产品高度同质化激烈竟争的市场中,要争取一张订单确实不容易,企业是靠他们吃饭的。所以老板对销售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