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        课题的产生2006年我们贵阳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各种媒体竞相报道宣传,从此我们的家乡贵阳走进了世界的视野。每年我们贵阳都举办“避暑旅游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贵阳的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贵阳还拥有了一首属于自己的主题曲《爽爽的贵阳》,由著名歌星孙楠先生演唱,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琅琅上口,很快就被大家所传唱。我也经常听到同学们哼唱这首歌曲,于是我询问同学是否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很多同学都骄傲的告诉我:因为我们的家乡贵阳是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但当我问到他们是否了解我们家乡贵阳的时候,同学们都不能全面地回答,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向我询问关于家乡贵阳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同学们探究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走进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二、        活动对象我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在10—11岁,本阶段的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在技能、能力等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抽象思维已经在逐渐发展,学习的兴趣日趋广泛并且开始分化;对事物表面向现象化的深层因素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究,并且有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有提高自身素养,充实精神生活的强烈愿望。三、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目标,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的了解。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让学生对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家乡的历史、人文、风景等有一定的认识。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神奇的大自然。3、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四、活动流程本活动共用时八个周,约计十六个整课时完成。第一阶段活动课题选择阶段二周:1、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2、使学生学会确定小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的特长、爱好、选择主题和合理分工的能力。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三周:1、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资源,视听媒介,做笔记,进行洽谈等方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与精神。第三阶活动总结交流阶段二周:1、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调查成果;2、   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进行分类汇报;3、 学生将与家乡爽爽的贵阳有关的摄影作品、诗歌、歌曲等与同学交流。4、进行活动的总结。第四阶段活动评价、延伸阶段一周: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评价;2、师生评价,生生互评;3、延伸学生的情感体验,初步形成爱国主义情感。五、指导策略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阶段:1、  主题的产生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谈话和课件,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引起共鸣,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我们的家乡等各个方面的兴趣,生成本次活动的主题——“走进我们的家乡—《爽爽的贵阳》”1、 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2、 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