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超声实验报告最终版.doc

格式:doc   大小:538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声实验报告最终版.doc

上传人:nb6785 2020/3/14 文件大小:5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声实验报告最终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超声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超声波的发射、接受和传播实验 : : : : : : : : 6实验二超声波的声场指向性测试实验 9实验三生物组织超声参量测量 (对数谱差法) 13实验四超声成像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程序 、程序运行结果 : 18实验一超声波的发射、::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和连接(超声探头、脉冲发射及接受设备、示波器);分别得到两种超声探头(1MHz,5MHz)的反射回拨,画出其波形。通过数据处理(FFT变换),分别得到每种探头的频谱特性并画出。改变发射能量(energy)、增益(gain)、阻抗(damping)等参数,重复上述过程。::clc;clearall;fori=4:23num=num2str(i);ifi<=9num=strcat('0',num);endfilename=strcat('C:\Users\lenovo\Desktop\超声实验\实验1\数据1\TEK00',num,'.CSV');R=[0,3,2499,4];%数据范围R1=[0,1,2,1];R2=[8,1,9,1];M=csvread(filename,0,3,R);M1=csvread(filename,0,1,R1);M2=csvread(filename,8,1,R2);Ts=M1(2,1);fs=1/Ts;V=M2(1,1);N=1:2500;T=M(:,1);%时间抽%T=N.*Ts;U=M(:,2)*V%电压轴%figure(i);figure(i);subplot(2,1,1);plot(T,U);grid;xlabel('时间t/s');ylabel('电压u/V');subplot(2,1,2);plot(N.*(fs/2500),10*log(fft(U,2500)));grid;endgrid;:输出结果为Figure4~Figure23一共20幅回波图和其对应的频谱特性图。Figure4~Figure14是使用5M探头时候的回拨图像。Figure15~Figure23是使用1M探头时候的回拨图像。其中从Figure4~6显示的是能量逐渐减小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时的变化图像。(5M探头)Figure4:Figure5:Figure6:Figure7~9显示的是阻抗逐渐减小,而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5M探头)Figure7:Figure8:Figure9:Figure10~14显示的是增益逐渐变小,而其他参数不变时的波形变化。(5M探头)Figure10:Figure11:Figure12:Figure13:Figure14:Figure15~17是能量逐渐减小,而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的波形变化。(1M探头)Figure15:Figure16:Figure17:Figure18~20是在增益逐渐增大,而其他参数不变下的波形变化。(1M探头)Figure18:Figure19:Figure20:Figure21~23是阻抗逐渐增大,而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的图像的变化。(1M探头)Figure21:Figure22:Figure23::根据Figure4~6和Figure15~17,可以得出规律,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能量越大,得到的回拨的峰峰值越大,且其频谱的幅值也越大,即个频率分量的能量越大。根据Figure7~10和Figure21~23,可以看出规律,设置的阻抗越大,得到的回拨的峰峰值越小,其频谱的幅度也越小,也即个频率分量的能量越小。同时回波的噪声也越大,及波形上的毛刺也越多。根据Figure10~14和Figure18~20,可以看出规律,设置的增益越大,得到的回拨的峰峰值越大,得到的波形信噪比越高。而增益越小,输出的波形的畸变约严重。Figure4~Figure14是使用5M探头时候的回拨图像,Figure15~Figure23是使用1M探头时候的回拨图像,比较这两组图像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