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49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0/3/15 文件大小:4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湘教版必修1复****纲要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2、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级别:总星系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氢和氦)(2),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如图1-1所示:(2)太阳活动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产生磁暴,极光(太阳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5、地球的普通性(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6、地球的特殊性(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0为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1年,365天6时9分10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8、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下图所示:9、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黄赤交角→→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10、自转的地理意义:(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2)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15°/小时。(3)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11、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④算: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两地同在一个半球用—,分在两个半球用+)。(2)昼夜长短的变化①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②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③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④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1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研究手段:地震波,按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2)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变化圈层范围特点地壳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势越高

最近更新

住宅楼毕业设计论文 16页

体育社会学 13页

交通重载与软土路基动力共同作用下路面破损机.. 2页

便签代码涉及的数据结构知识点 4页

保护学校环境的建议书15篇 20页

精品教师招聘(中学)王牌题库附答案(模拟题.. 27页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9页

信息技术升级项目实施方案 4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典考试试题及答案 5页

做新时代的青年心得体会8篇 11页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 26页

光伏储能微电网经济运行的优化设计 6页

亚氯酸钠-碘化钾相关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研究 2页

全国专利代理人考试专利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23页

全屋定制家居行业发展概述、产业链及市场发展.. 6页

公共卫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6页

五强溪沅水大桥桥墩防撞安全性评价与加固技术.. 2页

公司委托书模板公司(通用9篇) 12页

公司资产质量评价指标 7页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7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第五课时分数.. 5页

兰州大学经济学就业前景分析 4页

关于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 5页

关于广告植入最优决策的线性规划及运筹学研究.. 8页

关于时代广场读后感集锦 8页

云南昌宁-凤庆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 2页

兵马俑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4页

云区星载微波仪器亮度温度的辐射传输模拟 2页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 4页

二阶振荡微分方程的隐式ERKN方法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