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3/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10-1806:51:33|分类:旅游风光|字号订阅lyyl689(根据网络图文编辑整理)今天的贵州,依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俗,历经6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她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俗。 6前明帝国遍布全国的军屯哨所,早已湮灭无迹,而贵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她们的屯堡文化,仍在坚强地证明当年的讨伐厮杀。生存在贵州腹地安顺的广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国的遗民,还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惯、饮食口味甚至语音腔调。从贵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云南。这是从内地通往这个著名的西南边陲最为便捷的途径。从6前开拓的古驿道到后世修建的公路、铁路,都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延伸。从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这条入滇通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为了维系中心腹地与边塞南国的一统江山,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里不断洒下鲜血,无论她们手中拿的是长矛、弓箭还是***、步枪。 1381年,雄心勃勃的大明军队逐步把蒙古人的势力赶出中原、塞上、关外。在大明军旗引领下,与元朝政府军征战无数的30万军汉从遥远的东方迤逦而来,为登基不久的朱元璋拿下梦想已久的云南,剿灭盘踞此地的元梁王把匝瓦尔密。鼎定云南之后,朱元璋害怕无数兵将用流血换来的大局又变成权力的真空。一道圣旨将强大的帝国军队留在云贵高原,建立卫所。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今天,在这条通道上行走,我们看不到战争的影子。顺着黔滇公路从贵阳出发,一路西行,春阳和煦,曾经的血腥厮杀成为实难寻觅的历史遗迹,湮没在田园山间。而以卫、所、屯、旗命名的地方随处可见。这都是当年朱元璋部队戍守贵州留下的痕迹。屯堡建筑从至今仍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屯堡原始村落来看,,这种布局形式以寨中央空坝为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道(线),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面),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在狭长深邃的巷两端做有可供御敌的门:每条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互相形成整体防御。进入巷中就如进入了迷宫,如敌人冒然进入,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在原始的村落布局上我们发现,屯堡民居极少有单体民居独立存在,它们都是户靠户的紧挨着,从寨子中心的“点”向外扩展,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屯堡民居建筑具独立,同时又跟整个寨子的布局浑然一体,单体和整体做到了完美的结合。当年这些屯兵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家人一起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后调北填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