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聋生看图写话》使用效果总结一、课程建设背景这是一本不同于市面上的《看图写话》教材,是专门针对聋生开发的适用于聋校教学的。由于聋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语序颠倒、用词不当现象相当严重,经过九年的学校教育,不仅口语能力淡化,就连几句通顺的话都写不出来,根本无法和正常人沟通。《聋生看图写话》校本教材,是在聋校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标准对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和句式,以生活为本、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对聋生的口语和书面语有学习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本教材是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从词到句到段再到篇,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会用正确的语序表达常用句子,掌握清楚叙述一件事的方法,丰富语言积累。同时,培养聋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聋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我校于2010年开始进行聋生看图写话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看图写话不仅能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能力,而且能促进聋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与社会沟通交流,有利于聋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走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全国几千万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视野里。特殊教育界对此校本课程的研究也不少,但是,对看图写话方面的课程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此教材的开发将弥补聋校单一语文课学习书面语言的不足,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促进聋生全面成长,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二、课程的目标与课程结构《聋生看图写话》教材,其编写依据是聋校语文实验教材《语文课程标准》,再融入生活化和互动性的特点。课程标准对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和句式作了具体化的规定,这些规定实际上就是对写话教学提出了本质上的新要求,即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和对日常用语的理解、感受与运用。我们依据聋校《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具体要求及生活的具体需要,来定位《聋生看图写话》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分低、中、高三段选编。根据1—6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配以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紧紧围绕生活,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的,探索出了适合聋生看图写话训练的教学模式。三、课程特色生活为本:《聋生看图写话》教材的编写根据课程的目标选择教学活动内容,从聋生生活经验由近至远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设计,教材内容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结合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主题,以生活为本开发课程资源。循序渐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是通过个体已有的认识结构(包括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的加工来实现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编排,符合聋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是本教材学习的特点。注重实效:本教材的内容与聋校语文教材联系紧密,对聋生的口语和书面语有实质性的帮助。通过《聋生看图写话》校本课程的实施,解决了聋生词汇不丰富,口语、书面语颠倒混乱的问题,突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也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念,让教师知道自己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递者,而是课程开发的创造者,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四、实施效果本教材目标清晰,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上进行了拓展深化,体现了聋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思想,符合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的要求,对聋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显著作用。课程目标完全达到了课程大纲所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提高了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了与课程相适应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