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32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20/3/16 文件大小:3.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通需求持续高涨,车辆大量增加,流量迅猛增长,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交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靠简单的、拼体力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需要,必须在科学管理和科技手段的应用上找出路,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管理、要效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交通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科技手段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既是必要的又是必然的,其建设能够为智能交通管理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交通违章信息管理系统是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档案管理系统基本完善后,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已然具备,交通违章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就成为可能,该系统是交通管理业务最迫切需要的系统。公安部于2000年3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颁发实施《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45号令、46号令),近期又制定了《交通违章数据库标准》、开始建设“违章交换平台”,可见在全国范围内交通违章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建设符合公安部相关规定、标准的交通违章信息管理系统,包含全套违章信息处理、业务流程管理、相关文书处理、数据检索、综合分析的应用体系,可以促进业务办理效率、规范性、服务水平,提供准确清晰的管理依据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促进交通安全意识形成、减少违章降低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理想效果。、实现违章管理标准化实现违章管理标准化,包括数据标准化、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书材料标准化;这些标准化的依据是现行的法律法规、部颁的相应标准(包括处理程序标准、档案相关标准、交通违章数据标准等);同时,结合本地具体业务特点,补充与完善系统所需要的相关标准;标准化的目的是提高数据可用性、数据共享水平。2、将违章管理业务完整的纳入计算机化管理实现交通违章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将现场处罚、非现场处罚、强制措施、扣车扣证、缴款管理、记分培训、法制管理等诸多业务结合处理流程进行计算机化管理;3、加工存储完整的违章信息资源结合违章业务处理过程采集标准化的业务信息,同时记录处理过程辅助信息,进一步对完整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为数据共享、违章转递、数据分析做好数据准备;4、促进办公自动化实现违章管理业务过程涉及的各种处理文书/相关内容打印的规范化、自动化,业务审批的办公自动化等,提高工作效率;5、完全满足数据共享、数据转递的需求提供丰富灵活的数据综合查询、关联查询功能,满足各个部门、各个级别的信息共享需求,同时通过先进的消息传输机制、配套的数据管理功能,实现省内违章数据转递,进一步满足全国数据转递的需求;6、提供完整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满足交警内部对违章管理工作考核监督的要求,提供处理过程全程跟踪审计信息、提供各类量化考核信息统计;7、提供辅助决策的数据分析体系利用先进的数据仓库思想整合系统数据,建立多样化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型,为秩序管理、宣传管理等提供统计分析依据,辅助决策。逐步将违章分析结果作为对车辆、驾驶员、重点单位(运营单位)进行管理、宣传、整顿的科学依据。8、为系统进一步建设发展预留接口考虑到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同时遵循持续建设发展的原则,系统可以在多方面预留与先进技术手段的接口(例如无线传输、附加安全机制、数据仓库技术等),在需求进一步增强、技术进一步完善、资金进一步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系统。:(1)先进性原则: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和业务电子化发展的需要。(2)实用性/可行性原则: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各个用户层当前的不同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对各级用户来说,操作简便、易用。(3)可靠性原则:任何时候用户使用系统,系统都能够提供服务,系统保证高可靠性。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工作。(4)安全性原则:系统应该能够保证正确的人访问正确的信息,任何非法的访问都被杜绝。保证信息的有效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和标识,系统在硬件、网络、数据库和数据、应用操作权限和身份认证方面,加载全面的安全措施。(5)兼容性原则:系统建设应与现有的其它应用系统平台(例如部颁系统、档案系统等)兼容,注重系统的开放性。(6)可扩展性原则:包括用户数量上的可扩展性(或性能可扩展性);及业务上的可扩展性(或功能可扩展性)。同时系统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良好的可管理性,便于对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监控,降低管理成本。(6)可管理性原则:便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