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14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发展.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0/3/16 文件大小:1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发展摘要:在光伏电站设计中,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增加发电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并确定电站光伏阵列安装的倾角。针对固定角度安装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倾角设计,如果不能直接获取水平面上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则首先需要利用其他气象资料进行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的计算反演,然后采用某种计算模型计算阵列斜面倾角辐射量,进而给给出最佳倾角推荐值和光伏系统年发电量估算值。通过对计算中各个步骤的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建议。还比较了国内常用的光伏电站设计软件特点,并总结了目前最佳倾角计算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关键词:光伏发电斜面总辐射量最佳倾角0引言地面应用的光伏发电系统,特别是固定式光伏阵列,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角度的不同会使得方阵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发电量的不同。在光伏电站设计中,为了获得最大的年发电量,除了建筑集成应用中需考虑功能和美观外,光伏阵列设计都是朝向赤道按一定角度倾斜放置的。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受大气中各种组成成分、云、水汽、尘埃等的反射、散射、吸收等作用,方向和能量均发生改变,不再全部以平行光线的形式到达光伏阵列表面。因此光伏阵列斜面上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由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及地面反射辐射三部分组成。对直接辐射而言,通常由水平放置增加倾角至垂直太阳光线的角度会增加直接辐射量,而后继续增加角度又会减小;对散射辐射而言,由水平放置增加倾角意味着减小阵列对应天空的开阔程度,导致接受的散射辐射减小,同时增加(?)接受散射辐射量。增加倾角会增加少量反射辐射量的增加。此外,增加倾角会导致阵列面对应的实际日出日落末时间发生变化,使得冬半年阵列斜面上一天的日照时间变短。在实际应用中,增加倾角还提高了雨水对灰尘的冲洗能力,可降低灰尘对面板的覆盖。增加倾角还会增加阵列相互遮挡的可能,加大了阵列间的间距系数,降低了电站的用地效率。因此在光伏电站设计中,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增加发电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并确定电站的最佳倾角。1研究历史与现状概述光伏阵列表面接受辐射量的计算和最佳倾角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斜面辐射的计算研究,而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是山地气候学领域中对坡面辐射的计算。由于倾斜面或坡面上辐射观测资料极少,所以一般都采用理论计算方法获取。在我国,八十年代(应该是1950年代)南京大学傅抱璞曾对坡面天文辐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研究[1]。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朱志辉给出了一个任意纬度非水平面各时段辐射总量的计算方法,并首次给出了全球范围内天文辐射各时段总量的分布图像[2]。文献2、3应该反过来。而对于实际透明度晴天条件下的非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和日总量,1981年朱志辉采用与相应天文辐射比值的方法计算坡面辐射[3]。南京大学李怀瑾等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计算方案[4],其散射辐射采用各向同性,其结论认为,晴天大气透明状况对坡地太阳辐射强度和日总量影响很大,特别对南坡影响更显著,且大气透明系数对坡地总辐射强度和总辐射日总量的影响比直接辐射要小些。原南京气象学院翁笃鸣[5-6]、孙治安[7]分布研究了实际云天条件下我国坡面总辐射和直接辐射的分布特征,其采用的方法中考虑了总云量、低云量、地形遮蔽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以及由此带来的日照时数变化都会对坡面上实际太阳总辐射状况造成影响。翁笃鸣在其研究中提出了“最热坡度”的概念,亦即太阳能利用中的最佳倾角。李占清等[8]利用观测的坡面散射辐射资料,对散射辐射的各向异性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研究了坡面散射辐射随坡度坡向变化的基本规律。以上这些研究对于指导山区农业生产对光、热等气候资源的利用以及有着巨大的价值。随着光伏电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际上逐步走向成熟商业化,研究人员专门针对光伏电站设计而开始开展最佳倾角研究[9]。而国内从九十年代开始,针对太阳能集热器、离网或并网光伏系统等的最佳倾角的研究开始出现,包括最佳倾角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时空分布特点等。南京大学朱超群以月代表日的日总辐射量计算为基础,以一月内到达斜面总辐射最大作为最佳倾角条件,先后采用散射辐射各向同性[10]和各向异性模型[11、12],给出了最佳倾角的解析表达式,最佳倾角的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全国主要站点不同季节和全年最佳倾角等结果。对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杨金焕采用散射辐射各向异性的Hay模型,给出了方位角为0和不为0两种情况下的斜面总辐射量和最佳倾角的计算方案[13、14],其中对方位角为0的情况,采用了对斜面辐射计算式求导的方法,给出了最佳倾角的解析计算式。杨金焕的文献注意发表时间顺序。以上对最佳倾角的计算,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以斜面年辐照度最大为条件的,对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则需考虑辐射的年分布特性、蓄电池和负载情况等。杨金焕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