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斗争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是军队政治工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系统了解军队政治工作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我们深刻认识军队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军队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深入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军队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一、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正式成立后,虽然对“革命军队”的重要作用有初步认识,但由于党尚处在幼年时期,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直接组织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24年1月,共产党以党内合作形式同国民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迅速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在共产党的建议和推动下,国民党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开始创建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中共中央于1924年5月在上海召开扩大执行委员会,提出要“特别注意军队里的宣传”,强调“最先便要注意军官学校”,要“使在,军人,手里的兵士变成真正拥护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249页。\伯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正式成立。共产党曾派出周恩来、悍代英、肖楚女、熊雄、聂荣臻、李富春等重要干部到军校担任政治工作。黄埔军校参照苏联红军的经验,为建立革命的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建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党代表的职责是“监查本校行政,指导党务之进行,并主持政治训练事宜”(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2页。L政治部是“校长、党代表之政治教育的佐理机关”,“专司本校一切政治工作”(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2页。L二是进行严格的政治训练。军校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政治教育大纲”、“政治课程训练计划”等文件,编印了各类政治训练教材。三是建立秘密的共产党组织和外围群众组织。1924年秋,周恩来在军校内秘密建立中共黄埔支部,1926年3月扩大为黄埔特别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系统中最早的党组织。伯25年2月,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工作,为把这所作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办成革命的军事政治学校为夺取平定叛乱和两次东征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将其掌握的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仿照黄埔军校的做法,在部队中建立了党代表、政治部和政治工作制度。国民革命军各军的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数由共产党员担任。为适应军队中普遍建立政治工作的需要,共产党人先后主办或参加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政治训练班,为国民革命军各部队培训了近千名政治工作干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后,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政治工作干部,积极开展对部队的政治动员和教育,激发官兵的革命热情和勇敢精神;认真做好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工作,努力动员各界群众支持和援助北伐战争;充分发挥范作用,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党直接掌握的部队在作战中的先锋模与此同时,李大钊、宣侠父等共产党员也以国民党名义,对北方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开展了政治工作。他们一方面加强对冯玉祥等上层人员的说服教育,积极宣传国民革命;另—方面,利用办俱乐部、训练班、上课、讲演、教唱革命歌曲等形式,开展对士兵群众的革命宣传。1926年9月,冯玉祥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率部举行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并成立由共产党员刘伯坚任部长的总政治部,宣布参加国民革命。为加强对国民军联军的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先后从莫斯科、黄埔军校、北方区和上海等地抽调200多名共产党员,派往国民军各部。政治工作的普遍开展,给部队带来了新的战斗风貌,保证了国民军联军胜利完成与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的战略任务。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和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遭到惨痛失败。但是,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联军中开展的政治工作,成为我党在军队中建立革命政治工作的开端。这些政治工作是在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特殊形式下、以国民党名义开展的,但主要是由共产党人创建和领导的,其基本制度、方针和内容都是在共产党人主持或参与下制定的。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开展,使原来带封建性和军阀性的军队有了革命的政治目标,取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我党直接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