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智利矿难救援启示录.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智利矿难救援启示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利矿难救援启示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利矿难救援启示录69天,33名矿工全部生还——智利人创造了令全世界为之动容的生命奇迹。中国是一个矿难多发的国家,“智利奇迹”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启示?“新华视点”记者在第一时间与安监部门官员、相关专家及煤矿负责人面对面。紧急避难所: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屏障记者:安全事故最根本的是防患于未然。智利的井下紧急避难所给我们在防范方面提供了哪些借鉴?黄毅(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井下紧急避难所在此次救援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险情发生之后工人进入避难所,这里除为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和空气流通等条件外,还可以提供温度调节、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保障,是矿工生存的重要保证,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强制推行避险系统和避险设备的安装与建立,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煤矿、非煤矿山要在3年之内建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等。逾期未安装的,将面临相应惩处。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每一位升井矿工身体状况都不错,也十分兴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井下被困期间生存条件上的差异。我国一些矿难伤亡人数众多,缺乏完善的紧急避险系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在计划强制推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但落实存在困难,特别是井下避险硐室投入巨大,而且除了一次性投入外还要有日常维护,这对小矿来说更是压力不小。团结互助、冷静自救:“地下功夫”需在地上练(背景)发生坍塌事故后,33名矿工自发组织起来,积极与地面救援人员取得联系。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担任了领导者的角色;一名矿工成了井下的临时医生。另外,在挖掘过程中,矿工们还帮助清理井下的碎石;有31年丰富采矿经验的矿工组织大家绘制一份周围地形的详细地图,这为后来的地面救援提供了很大方便。记者:智利矿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头脑在这次事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矿难救援成功都离不开矿工的自救,我们从中收获了什么?黄毅:智利矿工能在避难所中有经验地划分出生活区、活动区和娱乐区,并且进行有序的生活,体现了自救意识和本领,应该说这与平时的培训和教育有很大关系。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如王家岭矿难时,矿工自发组织自救,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如果平时不注重培训,事发时手足无措,即便是井上全力救援,也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我国一些小的矿井仍然缺乏相关培训,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检查和排查力度,保证矿工安全。刘铁民: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组织形式从下往上分别是班组、队或段、矿、公司。在最基层的班级一级,已基本被发包出去,有些到矿一级也已被承包,有些还是层层转包。生产调度和一线工人之间没有直接的组织联系,维系他们的只是经济利益。虽然目前各个层级、各个岗位也都存在,但系统就是无法有效地运行起来。贺美宣(山西省煤矿厅应急救援处副处长):我国许多煤矿尤其是小煤矿的工人,在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他们自救意识和水平缺乏,一旦发生井下事故,不利于开展自救。这需要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