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文档名称: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以武汉市为例.pdf

格式:pdf   页数:9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以武汉市为例.pdf

上传人:Horange 2014/4/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以武汉市为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以武汉市为例
姓名:陶文铸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指导教师:洪亮平
2010-01-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我国城市的大规模无序扩张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等诸多
城市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城市应当走内涵化发展道路。这要求城市发展从外
延式用地扩张为主转向城市内部更新和追求城市品质提升为主。作为法定规划的补
充,城市设计关注公共空间,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
市设计应当在城乡规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城市设计在我国 20 多年的发展来看,城市设计重编制轻管理的现实一直没有
改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不够。《城乡规划法》的实
施给我国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变革要求,为城市设计进入规划管理提
供了契机。城市设计进入规划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城市设计的实施,从根本上说
是为了促进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
第二章在对我国城市设计进入规划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要建构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第三章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城市设计的定
位、实施方式进行分析,得出欧美国家城市设计制度对我国的有效借鉴:①城市设
计虽然不是法定规划,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力,但是可以借助法定规划平台实现其控
制和引导作用;②应当重视城市设计的公共政策属性,在编制中对城市设计导则的
制定尤为重要;③城市设计面向管理,需要健全配套制度的建设,对自由裁量权进
行有效监督和约束;④公众参与有助于城市设计的决策,不应该停留在表面,而应
当成为城市设计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第四章结合 2007 年以来武汉市城市设计各项工作的开展,详细论述了面向规划
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论文对建构城市设计体系的意义、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
的构成、与规划管理衔接的方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不同层面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局部城市设计是面向规划管理的重点。在对局
部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控制方式进行比较之后,认为城市设计
进入规划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指标进行优
化,将城市设计控制要求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按照城市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设计的要求结合三维城市设计模型成果辅助方案审查。最后,论文探讨了武汉市城
市设计体系建构的优缺点以及对其他城市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一些借鉴之处,并提
出城市设计需要面向管理、促进实施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城市设计规划管理城市设计体系
















I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hina's urban sprawl has brought massive urban problems like traffic jams, environmental
damage,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and so 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se problems, cities
should take the road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This will require urban development
come from taking the initiative of the extension-type land expansion to urban renewal
within urban areas and the pursuit of urban quality improvement. As a supplement of the
statutory planning, urban design, concerned with public spac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urban design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