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信用卡恶意透支.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用卡恶意透支.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1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用卡恶意透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银行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风险及防范[摘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长足发展和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增长,信用卡业务中的风险频率也随之增长,对发卡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之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中的问题也日渐严重。发卡行中的风险主要是自身的问题,发卡行是一切问题的源头,银行自身操作上的漏洞为信用卡违法人员提供了机会,导致风险的不断发生。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令银行业头疼的顽疾,主要存在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透支等四种形式。导致信用卡透支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滞后、发卡政策不合理、担保措施不力、催收欠款不力及信用卡网络发展滞后等。信用卡恶意透支增加了我国金融秩序中的不稳定因素。银行风险的增大,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也将破坏社会的诚信环境,阻碍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应相应的采取加快完善信用卡法制环境、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严格资信审查、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完善担保制度、加大催收欠款和打击恶意透支的力度等防范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一、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概念及表现形式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行为表现方式,是一种侵害发卡银行权益、损害国家金融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恶意透支的行为要么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要么是超过还款期限透支,但都必须是经过发卡银行催还仍不归还的透支行为,才能构成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首先,恶意透支犯罪的主体要件是:恶意透支犯罪的主体包括合法持卡人以及骗领信用卡的人,其他的非法持卡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恶意透支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其次,恶意透支客观上必须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或超期透支;第三,恶意透支客观上还必须是经发卡银行催收而仍不归还欠款。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四种:频繁透支、骗领信用卡透支、异地透支、相互勾结透支、诈骗型恶意透支。二、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透支是信用卡的一大特色功能,是信用卡市场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透支过度和失控形成恶意透支,也将产生负面作用。特别是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诈骗银行资金,更具危害性。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的出现,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也暴露出了商业银行在管理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发生在部分地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有蔓延的趋(一)恶意透支的内部原因1、发卡政策不合理不同的发卡行有不同的发卡政策和不同的目标客户。如果发卡行的发卡政策不合理,将直接导致高风险客户群体的产生。例如,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的客户群体透支后,其主动还款的可能性较大;私营企业主、商贸公司人员、个体经营者收入来源不稳定,有可能将透支款项用于生产经营领域,容易造成恶意透支。所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卡政策是杜绝恶意透支现象的关键。2、申请人资信审查手段不科学、审核不严导致申请人利用虚假资料获得发卡行在确定发卡政策和对象后,需要审查申请人所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