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二年级学科:数学课题七的乘法口诀(第六单元)课型准备课+展示课使用时间:2013年11月日星期三主备人:黄小丹学科组员:李美娥韦向鸿兰克莲林艳凤樊显花谭秀玲李湘覃素芬学科组长:黄庆杰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六单元第72页第一课《七的乘法口诀》及练习十七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课外知识:乘法的由来乘法是最早产生的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中首次以“×”表示相乘。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0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既表示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在十七世纪末,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与拉丁字母“X”很相似,曾反对使用,于是引入数学家赫锐奥特创造出来的符号“”来表示乘号。(二)课内知识: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三)探讨的重点问题: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计算7的乘法。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一、导入新课3全班汇报复习旧知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出示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三四()一三()四四()二三()四五()二二()三六()二五()五六()二、明确目标1全班齐读出示学7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三、小组学习+展示20独立思考,个别汇报,。独立思考,个别汇报,全班交流。四人小组合作,代表汇报,全班交流1、教学例1。(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七巧板吗?小明、小兰、小红可喜欢玩了。聪明、可爱的他们用七巧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请你帮他们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块图形?出示表格,生汇报,师填表。图案个数1234567图形块数7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图形?是几个7?预设:7块图形,1个7是7。点拨:真棒。怎样列乘法算式呢?预设:1×7=77×1=7师: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预设:一七得七。点拨:你真能干。拼两个图案用了几块图形?是几个7?预设:用了14块图形,是2个7。追问:2个7是多少?预设:2个7是14。师:谁能列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生汇报,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