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亲子沟通中的12个绊脚石.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亲子沟通中的12个绊脚石.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3/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亲子沟通中的12个绊脚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所谓“12个绊脚石”,是当孩子处在问题区,也就是孩子有困扰,而亲子沟通方法不当的时候,出现的一系列沟通障碍。如果亲子双方都在无问题区,或者亲子沟通方法得当,这“12个绊脚石”一般不会造成沟通的障碍。⑴命令、指示、指挥解释:告诉孩子去做什么事情或不许做什么事情,给她下命令指挥她。典型语言——“你现在必须做作业!”“你现在马上停止玩游戏!”“我不论别的父母怎么做,你必须打扫院子!”“从现在起不许用那种态度跟妈妈讲话!”“你不能再哭!”“只有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孩子她的感情和需要都是不重要的;她必须遵从父母的感情需要。(“我不论你想什么,你必须马上按我说的做!”)她们传达的意思是不接受孩子当时的行为。(“不许乱动!”)她们使孩子产生对父母权力的惧怕。孩子听到的是比她强大的人威胁要伤害她。(“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不客气了”)她们可能使孩子感到反感或是愤怒,经常引起孩子发泄敌视情绪、发怒、反击、抵抗、考验父母的意志。她们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父母不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不许碰那盘菜!”“离电脑远点!”)可能造成的后果——会使双方沟通不良,伤害孩子自尊,造成孩子的自我否定;让孩子没有责任感,让孩子觉得父母应该为自己负责任;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行为。⑵警告、责备、威胁解释:以警告、责备和威胁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她做了某些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典型语言——“你不听话就让你爸爸揍你!”“再说一句那样的话,就给我离开房间!”“不听我的话你会后悔的!”l“再考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让孩子感到害怕和顺从。(“你要是不那样做会后悔的。”)她们和你命令、指示和指挥一样招致反感和敌视。(“要是你不马上上床睡觉,当心屁股挨打。”)她们所传达的意思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愿望。(“你再敲那个破鼓,我可真的要烦死了。”)对于父母的警告或威胁,孩子有时会说“我不论,我就是要这样”这些信息同样使孩子要考验一下父母威胁的坚定性。孩子被警告不要做某些事情,当她们会忍不住诱惑,想亲自看看父母预见的后果会不会真的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造成沟通不良。孩子会因为害怕而顺从。威胁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侥幸”心理,学会投机,甚至欺骗。会导致孩子的愤怒、生气或者孤僻,没有主见。⑶说教、规劝、教训解释:告诉孩子她应该怎么做。典型语言——“你不应该用那种口气跟老师说话!”“考不上大学,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你应当象玲玲那样把字写得工工整整的。”“你要学会懂礼貌尊重长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学习是很努力的,哪像你这样懒散!”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要让孩子承受外界施加的权威、职责或义务。对“应该”、“应当”和“必须”这样的措词,孩子可能会进行更加强烈的抵抗,可能会更加强烈坚持自己的立场。它们可能使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她最好还是接受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你应当……做。”)它们可能引起孩子的内疚感——她是个“坏孩子”。它们可能使孩子觉得,父母不相信她有能力评判别人的计划或是价值观是否正确。(“你应该尊敬你的老师。”)可能造成的后果——会造成孩子过重的负担或罪恶感;会养成孩子“自我防卫”的态度,不信任感;会导致孩子退缩、疏远或反抗。⑷建议、提忠告、提供解决方法解释:向孩子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提供父母解决的方法。典型语言——“你最好先做完语文作业再做数学作业。”“如果是我,我肯定不理她。”“我看你应该去找老师谈谈。”“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就去听听故事,看看电视,找同学聊聊天。”“玲玲不理你,你能够找别的小朋友玩嘛!”所传达的信息——在孩子看来,这样的信息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判断力或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它们可能使孩子更加依赖父母而不去独立思考。(“我该怎么办,爸爸?”)有时孩子强烈反对父母的主意和忠告。(“让我自己来解决”,“我不想有人教我做事情”)提出忠告有时表明你比孩子优越。(“我和你妈妈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卑的感觉。(“为什么我没有想到那一点?”“你们总是比我更知道该怎么做。”)提出忠告使孩子感到她的父母一点也不理解她。(“你要是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就不会这么建议了。”)提出忠告有时会导致孩子:我全听从父母的意见不去考虑自己的做法。可能造成的后果——暗示孩子不具备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阻碍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出解决方法而且采取实际的行动;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或反抗心。⑸争论、辩驳解释:用事实、道理说服,用反驳手段、逻辑知识或父母自己的意见去影响孩子。典型语言——“上大学将是你人生最美好的经历。”u“你必须学会与人相处。”u“如果你学会在家里负责,长大成人后就会有责任心”u“我像你这么大时,我做的事情是你的两倍。”所传达的信息——竭力教导的做法常常使孩子感到你在贬低她,使她显得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