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周刊第931期/作者:何飞鹏一个老朋友谈起当年他的经验:当时他担任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为了一个新产品上市,他提了数千万元的营销计划,这是气派恢宏的规画。他的老板看到计划后,找他来面谈,只问了两句话:「如果这是你的公司,你会这样做吗?」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收回计划,仔细研究,最后仍然没有把握,于是放弃这个大计划。另一个故事是以推行仆人领导知名的美国西南航空,有一年西南航空的CEO(HerbKelleher)寄出一份备忘录给员工,告诉员工当季公司的营运不佳,可能会赔钱,希望所有的员工,不论是机长、空服员及地勤人员,每天每个人都能省下五美元。贺伯在信后署名「爱你们的LUV(西南航空)」。%,公司转亏为盈。这两个故事都诉说了员工与公司关系的最高境界: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去呵护、去照顾、去奉献。或许以现在紧张的劳资关系来看,如此爱护公司,听起来像笑话。问题是,你可以不爱公司,但如果公司营运不佳,发不出薪水,或者发不出好的工作奖金,对工作者有什么好处?我一贯的工作逻辑是,我绝不替我不喜欢的公司工作,一旦公司的文化、氛围、理念不是我能认同的,我会掉头就走,找一个我认同的组织去工作。但只要我留下来,我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绝不与公司为敌,甚至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全力投入,这样工作才会愉快,工作才会有成就感。这是为什么当听到第一个故事,我感同身受,不论我的职位是什么,把公司视为自己的,做任何事,我会反复思索,是不是正确的决定?是不是对公司有益处?是不是会为公司带来伤害?我无意要当老板的101忠狗,也并不是希望在组织中升官发财,只不过这样的态度比较简单,既然同样是做事,就务期把事情做到最好,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成果。而且这是我认同的,不是想得到长官关爱的眼神,不是想得到物质的奖赏,只是因为我想要做好,而做好就是公司最大的利益。当然要有这样的认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是老板,公司是我的。久而久之,这种态度让我得到最大的回报,通常我会变组织中的主流,得到最大的肯定与机会,而就算没有回报,我也不会哀怨,因为我是心甘情愿,一无所求。不过,真正的好处并不是在打工时得到,而是事后在创业时,我发觉创业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心情上的调适,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早已用老板的心情在工作,一切要为自己负责,创业一切顺理成章。假设自己是老板,假设公司是自己的,是自信、自主、自立、成就自我的第一步。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有一座山上,有二间庙,甲庙的和尚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痛苦;乙庙的和尚,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于是,甲庙的住持便好奇的前来请教乙庙的和尚:『你们为什么能让庙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小和尚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甲庙住持正感疑惑时,忽见一名和尚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了过去,扶起他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的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和尚,也跟着进来懊恼的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被扶起的和尚则愧疚自责的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您知道了吗?往往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推卸责任或与人争吵,殊不知认错未必是输,因为认错不但能表现出个人修养,反省自己激励向上,甚至可以化暴戾为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