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外历史上农业经济的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外历史上农业经济的发展.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0/3/2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外历史上农业经济的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四中外历史上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总结:一、古代经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起来,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价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创造了耧车,唐制成曲辕犁,创造了简车等。4、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提产技术。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因此能得到发展主要是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生产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认识:、科技和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意义。;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科技素质。***历代中央政府(特别是唐、明、清初)推行的促农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4)唐朝: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70页),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大力发展生产,(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6)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推广植棉等;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如玉米、甘薯等);(10)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地丁银制度)。高考第3卷:,以图8所示地区为中心,兴起了强大的泰国。秦实现全国统一,但二世而亡。(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8分)答: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4)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6分)答: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国轨,修驰道。(5)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6分)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二、农业发展的表现: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建、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人口的增殖等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时期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均田制)、隋唐、明清,其它朝代主要是看有创新性的成果(3)水利工程的修建:①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②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③秦朝开通了灵渠④隋朝开通大运河 a、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b、概况: Ⅰ、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Ⅱ、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c、影响: Ⅰ、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Ⅱ、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分是不可想象的。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软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