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挡土墙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手册》及《公路桥涵技术规范》。2、本合同段总体施工方案及两阶段施工图。3、当地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资料。4、我部配置该项目的人力、机械设备及修建桥梁的经验和技术。二、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原则2、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原则3、工艺和设备配套的优选原则4、最佳技术经济决策原则5、专业化分工与紧密协作相结合的原则6、供应与消耗的协调原则三、地形、地貌及交通情况本项目为残丘地貌,表现为低缓的残丘、宽的沟谷。长舌状、鸡爪状、圆丘状山脊和沟谷相间出现。该段出露地层以奥陶系炭质页岩为主。河流冲洪积平地区地层以粘性土和松散砂卵石为主。该段路线在枫林-排市背斜中心核部中展布,构造条件简单。据区域地质资料,本路段内断裂活动性微弱,无近代较强地震活动记录,属不活动断裂。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大型、特大型构造物以7度地震烈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a=,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四、气候、水文本项目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低气温-℃。℃左右。降水多集中在3~8月份,冬季雨量最少,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32天左右,年平均雨量1320~1370毫米。季风明显,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无冻土现象。五、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基础开挖---基础砌筑---墙身砌筑---勾缝---养护1)采用全站仪放出墙址路基中心线及主轴线、墙顶轴线,并做好控制桩的保护。22)按照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基础施工时做好排水设施,确保基础施工质量,若基底岩层有外露的软弱夹层,应在墙址前做封面防护。3),砌筑时紧靠坑壁砌筑,并用砂浆将间隙塞满,使基础与岩层形成整体,基础分段跳槽开挖,每开挖一段立即砌筑一段,每段宜不大于10m。4)基础砌筑完后进行基础回填土,并用打夯机进行夯实。5),M10砂浆勾缝,石料抗压强度应≥40MPa,片石最小厚度为≥20cm,一条边长≥30cm。6)挡土墙每砌筑一段设伸缩缝一道,采用沥青麻絮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7)墙身采用埋设φ10cmPVC管设置泄水孔,布置间距为2~3米,上下交错布置,渗水丰富地方适当加密泄水孔,最低排泄水孔的底部应高出地面30cm,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置透水土工布,面积为1m2。六、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根据相应地形情况进行路基防护处理;各项防护措施应互相衔接与协调。2、清理、修整边坡时,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有松动的土、石块时必须及时清除。3、砌石作业必须自下而上,接缝错开;砂浆抹面、勾缝作业必须自上而下,勾缝牢固美观。4、工程施工完毕,及时拆除脚手架及施工机械,整理现场、铲除积土,疏通排水设施。七、,我公司为切实搞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结合该体系文件,拟为本合同工程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管理体系框图)简要描述如下: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并对重点和难点部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