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5
文档名称:

泉州鲤城文史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52KB   页数:1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泉州鲤城文史资料.doc

上传人:AIOPIO 2020/3/22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泉州鲤城文史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鸡拦河闸旧闸基建情况蔡载经贾钦然关崇潮陈奕培一、工程建设的由来晋江历来是沿岸人民农业生产的命脉,而且是我国古代对外交通的重要港道,据地方史志记载,泉州南部(包括原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历来是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就有兴修晋江下游水利、解决农田灌溉,如“破金鸡、灌晋南”、“引晋济洛”的迫切要求。但是在旧社会,这些愿望都无法实现。据传公元1583年由晋江县衙签事王豫,1942年晋江陈埭鹏头村老贫农丁妈利,都因为倡修金鸡水利而遭统治者的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晋江地区、泉州市、县的党委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十分重视。1951年1月,省水利局派出刚组建的“晋江测量队”,用1年时间完成测量石狮至金鸡河道地形约200平方公里的任务;1954年8月25日,晋江县成立“晋江县水利建设指挥部”,由副县长刘基固任指挥,组织49个乡、9596名群众,于8月31日动工,突击7天,。9月7日上午6时40分,首次引入晋江水1立方米/秒。这次引水流量虽少,但肯定了“破金鸡、灌晋南”是可行的;1955年9月、1959年12月,晋江地区先后修建了晋江下游防洪堤第1、2期工程,两岸都建了能引水进堤的水闸。在南岸,从1955年开始就兴建金鸡引水工程,修建了金浦水闸,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后来经过几次扩建,形成34公里干渠和100多公里支渠,使晋江、泉州、。在北岸,溪墘引水渠也于1956年兴建干渠10公里,,,并供应工业用水。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要求,仅仅兴建金浦、溪墘两个无坝引水渠因水位太低、引水流量又少,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公元1962年冬至1963年春夏,晋江地区连续出现二百多天无雨干旱的情况,晋江干流石砻水文站曾一度出现断流。1964年和1965年,旱灾频频发生,中共福建省委、晋江地委和专员公署下定决心在山美水库尚未复建之前,先行修建金鸡拦河闸。消息传来,泉州、晋江、南安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各自抓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共泉州市委、晋江县委、闸址所在地南安丰州中共镇委在金鸡拦河闸和南北渠工程开工前,首先对市、县、镇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在统筹安排全面工作时,尽可能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金鸡拦河闸和南北渠工程,这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营造了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准备开工的热烈气氛。1965年9月,由晋江专署水电局根据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拦河引水工程进行规划和勘察设计,提出《金鸡拦河坝工程设计任务书》上报福建省水利厅,同年11月,福建省人民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本工程的建设。二、工程的设计金鸡拦河闸工程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试验、边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的,设计工作从1965年10月初开始,至12月13日工程指挥部编就《金鸡拦河闸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其间水工模型试验穿插进行,设计工作用了4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设计金鸡拦河闸闸轴线的确定,是根据当时仍保存下来的金鸡旧石桥桥墩中轴线往上游平行移动25米,定为新建拦河闸的中轴线。设计拦河闸闸前正常蓄水位9米(石砻高程,下同),闸底高程5米,相应库容750万立方米。设计(P=2%),设计洪峰流量10400立方米/秒;校核(P=%),洪水流量14500立方米/秒。拦河闸总长327米,设水闸28孔,每孔净宽10米。,,,,闸底高程为5米,,。闸门考虑控制运用,7孔先启水闸位于南岸河道的深漕部分(第4-10孔),其他21孔为后启水闸。上游护坦长20米。粘土铺盖厚1米,,高程5米。先启水闸下游平台长2米,复式消力塘长23米,深2米,(),下游护坦和海漫各长25米(包括防冲槽),分别为浆砌和干砌条石,坦上设有三排消力齿,。后启水闸下游护坦长25米,坦末设一排消力坎,,海漫长度和结构形式同先启水闸。闸门结构和型式:七孔先启闸门和一孔冲沙闸(第28孔)采用桁架式平板滚轮直升钢闸门,其他20孔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滚轮直升闸门,,。整个拦河闸主要采用花岗岩砌筑的,先启水闸和后启水闸(包括第28孔冲沙闸)配备起重量2×25吨和2×15吨双吊点固定式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一台;,其中上、下闸有各长10米,宽6米,闸室全长50米,宽10米,上、,船闸设计标准按近期通过木帆船10吨或4-6吨沟船,远期规划同时通过拖轮、拖驶木驳船两只。闸墩上游建人行桥一座,下游闸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