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2
文档名称:

【课外读物类】中小学生新视野百科知识丛书语言新视野百科知识.pdf

格式:pdf   页数:1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课外读物类】中小学生新视野百科知识丛书语言新视野百科知识.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读物类】中小学生新视野百科知识丛书语言新视野百科知识.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言

华语的两次变迁

中国语言学曾经受过两次大的外来文化影响。第一次是受印度梵文的影
响,产生了音韵学。语言学旧称“小学”,范围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大
部分。训诂学由于训释古书文字古义的需要最先兴起。尔后,由于小篆简化
为隶书,字形起了很大变化,隶书久行,于是研究字形的文字学产生。而音
韵学,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非拼音文字,所以一直未能产生,直到东
汉末印度佛教传入后才兴起。佛教僧徒译经时传入梵文拼音法,直接启发汉
族人民创造了音读反切法(以上字声母与下字韵母合在一起,拼出被切字的
读音)。反切法比以往直音法大大前进一步。佛教徒诵读佛经很讲究声音的
高低抑扬,从而又启发人们提出了“四声”之说(平上去入)。华僧从胡僧
那儿悟出了字母之学,制定了个字母,而音韵学更是明显来自梵文。音韵
学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本身,并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的
发展。
中国语言学第二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年鸦片战争后到解放前这
段时间,受西洋文化的影响。这次的影响是全面的。在它的影响下中国产生
了语法学。汉语语法比较简单,古汉语句法可以通过熟读来领悟,所以其本
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法不发达。直至年马建忠模仿拉丁语语法创作了《马
氏文通》,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本真正的语法学著作。稍后又有黎锦熙借鉴英
语语法创作了《新著国文语法》等等。在这段时间中,方言调查、少数民族
语言调查开展起来,描写语言学兴盛。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中国字运动
也兴起。
中国的五大语系

中国有个民族,有种民族语言,它们分属世界十大语系中的个
语系。
汉藏语系。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由汉语和藏缅、壮
侗、苗瑶个语族的语言组成。属汉藏语系的民族有个,占全国民族总数
的。
阿尔泰语系。是中国第二大语系,包括突厥、蒙古、通古斯满个语族。
属这个语系的民族有个,占全国民族总数的。
澳亚语系,也称南亚语系。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地区,有佤语、
布朗语及崩龙语。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在中国只有高山语属此语系的印
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中国台湾省一些山区。
印欧语系。中国塔吉克语和俄罗斯语属此语系,分布在新疆地区。
现代汉语的八大方言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
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
用人口占汉族总人门数的以上。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
西南和江淮方高等几个次方言。
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
不在内)和浙江省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右。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
总人数的左右。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
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右。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
广西省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
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右。
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
洋华侨也有一部分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右。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海南岛
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右。南洋华侨
也有一部分人说闽南方言。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绝大部分地区和广西省东南部。
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左
右。
汉语方言形成的多元性

从本世纪年代开始,汉语方言研究形成了一种定式,即无论在什么情
况下,都要把所研究的方言跟中古时代的《切韵》、《广韵》音系进行比较,
进而从中去寻求汉语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规律。姜跃滨、章也在《北方论丛》
第期撰文对目前汉语方言研究方法上的一些悖论现象,进行了“透视”。
他们认为,在上古(周秦两汉)时代,汉语内部就已经存在着明显的方言差
异(见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刘熙:《释名》);到了中
古时代,其差异依旧存在,汉语方言的地域分布且越来越趋于明朗。在这种
背景下演变出来的现代汉语方言,也就势必要表现出多元性的特征。我们所
说的汉语方言形成的多元性,是指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前文八大方言中闽北
方言和闽南方言合而为闽方言,因称“七大方言”。的来源是多元的,它们
不是从上古或中古某一特定时代、某一特定区域的单一性汉语中直接裂变而
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