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规划
2001年4月24日在全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的专题报告(摘要)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MIS专业教授
高复先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迫切要求电力企业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我到过一些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调研和开发工作咨询,感到企业领导普遍重视信息化工作,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高。他们提出:生产自动化有了一定的规模,企业网已普遍建立,但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太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面对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不知如何去整合。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从信息标准化工作入手,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建高档次的数据环境,才是整合现有应用系统,进一步搞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途径。
信息资源规划的奠基性、先导性作用
前一时期,不少企业上网的技术开发工作,上。他们购置服务器、通信设施、工作站和系统软件,安装浏览器、做主页和各种Web页面等等,这固然是必要的工作,但是却大大冷落了数据库的开发和信息标准化工作,以至于页面浏览查询多了,共享数据库少了。大家都期望信息共享,但是,不首先解决信息共建问题,哪来的信息共享?
应该看到,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企业与上级管理部门及外单位的信息流通,仅靠网上简单地提交表单和页面浏览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内部信息流通最快捷的机制是存取共享数据库,企业与客户、业务伙伴、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通最快捷的机制,也是存取共享数据库。因此,企业的网络中心汇集的数据,要存储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数据库中;用户提交的大量的、快速的信息查询请求,应该是搜索数据库之后以动态Web页面的形式返回。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问题的解决。如果以为企业上网像社会上的个人上网那样简单--"有浏览器软件就可以上网,不需要搞什么数据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搞好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奠基性、先导性工作。
电力企业在电能生产供应的发、输、变、配、用等不同环节进行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在产生、处理、传输和使用着大量的、实时性的信息,其标准化程度和"信息流大问题"比其它行业有更高的要求。不能设想,一个电力企业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是一流的,而信息标准化和数据库建设是末流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靠谁去解决,怎样去解决?我们说,靠自己去解决--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最近,北京大唐发电公司和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等电力企业,经过调研、咨询和对前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总结,决定进行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准备根据信息资源规划方案整合提升已有的应用系统,开发新的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应用),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思路。
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电力企业有发电、供电、规划设计、建设和检修工程等多种类型,这些企业尽管信息资源规划范围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方面和工作步骤大致是相同的:
·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建立全局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信息体系结构模型。
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是按管理职能域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整理、定义信息系统和上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