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劳动法的概述一、垄断协议的定义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劳动法的概念一、劳动法的概念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消费),“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基本的社会关系(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基本的社会关系 1、劳动的含义为履行法律义务基于契约关系劳动法上的劳动须具备的条件: 有偿的职业的从属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3、劳动关系的特征特征 1)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1)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 2)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 3)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 3)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 4)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 4)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 5)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 5)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 4、劳动关系的种类特征 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进行分类。 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进行分类。 2)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进行分类。 2)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进行分类。 3)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3)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4)以劳动关系的特征为标准进行分类。 4)以劳动关系的特征为标准进行分类。 5、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第一, 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规范调整的主要对象。第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归劳动法调整。(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的发展(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范围的发展第一,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有条件地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公务员法》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公务员法》实行聘用制人员的劳动关系,又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实行聘用制人员的劳动关系,又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工勤人员及实行聘任制无特殊规定的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工勤人员及实行聘任制无特殊规定的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第二,将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基本上都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公务员法》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公务员法》其他被纳入《劳动合同法》其他被纳入《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