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郭沫若.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郭沫若.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3/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郭沫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郭沫若的生命底文学观——郭沫若早期创作理论姓名:缪晨宇准考证号:学号:专业:班级:内容摘要:郭沫若早期所提出的生命文学观从他的情感的直接流露,以及他对Energy的重复宣扬,表现出来了文学的本质是生命,然而就是这位独行的文学家造就了一个传奇,如同在文学长河里荡出了一层层的波,在那一层涟漪上滴落一丝光芒。在文学上的建树只是郭沫若的成就的一方面之一,同样他还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关键词:生命底文学、郭沫若、泛神论、Energy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他作为“五四新文学”奠基人之一,不仅在诗歌方面成绩斐然,在小说、散文、戏剧方面也有重要的建树。他知识渊博,才气横溢,接触过多种学科,是一个拥有超强的自我实现意识的“球形天才”;最主要的是,他是一个拥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意识的天才文学家。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生命具有神性,生命的本质是情感,生命的意义在与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文学是人学”最好的诠释了。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肯定,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有生命,包括无机物都有生命,同时,他把文学同生命联系。一、源起郭沫若是最后一批接受封建传统诗文严格训练的学童之一,他的母亲对于诗歌有所偏爱,他也受到了影响。他白天读经,晚上读诗。他后来这样说:“幼时我自己受到的教育,完全是旧式的。读的是四书五经,虽然并不能全懂,然而也并不是完全不懂。像《诗经》那种韵语,在五经中是最容易上口的。四书也并不怎么深奥。这些古书的熟读,他唯一的好处便是教人能接近一些古代的文艺。”[1]他读唐诗,喜欢《庄子》等古文著作,而这些古文著作中无不处处散发着勃勃的生命力。旧时受中国传统哲学(生命意识)的熏陶,使他对生命总怀着珍爱与崇敬。郭沫若是最后一批蒙受封建传统诗文严格训练的学童之一,但同时也是最早一批感受着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个少年。1914年春,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在此期间他阅读了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等人的作品,更是受到了深受西方哲学中“生命哲学”影响的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影响,厨川白村借鉴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认为文艺创作的根柢是两种力即创造生活的欲求和强制压抑之力的冲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生命力的突进,实际上就是个性表现的欲求,表现个性就是创造生活,生命力的欲求受到强压抑变产生“人间苦”,这种苦闷的情绪,便是文学艺术创造的原动力。生命力应该就是心理学家所称的“无意识”、“潜意识”、“意识”的总量,是体验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二、生命与文学之关系生命与文学不是判然两物。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离了生命,便没有文学。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的生命就不是纯生物性的存在,人的生命是与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历史紧密相关的。郭沫若有一个著名的公式: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他把直觉放在第一位,为的是强调直觉的重要性。那么,这种把直觉放在第一位的思考就上升到一种生命的深层奥秘。[3]直觉就是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