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年9月份心内二业务学习陆道燕学习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概念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熟悉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熟悉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临床特点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概述按病原学分类,目前确定的有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D)、戊型肝炎(hepatitisE),通过实验室诊断排除上述类型者称非甲~戊型肝炎。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病原学(一)甲型肝炎病毒(HAV)为单股线状RNA病毒,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早期产生IgM型抗体,一般可持续8~12周,IgG型抗体可长期存在。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则是过去感染的标志。抵抗力较强,耐酸碱和低温,室温生存1周,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对热、紫外线和含氯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100℃5分钟、氯消毒剂30分钟可以杀灭。(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病毒电镜下可看见三种颗粒: 1、Dane颗粒又称大球型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由包膜蛋白和核心两部分组成。2、小球型颗粒3、丝状颗粒小球型颗粒、丝状颗粒主要成分为HBsAgHBV在肝细胞内复制释放入血,还可存在于其他体液中抵抗力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能耐受。煮沸10分钟、高压灭菌可以灭活。%新洁尔灭、%%84消毒液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