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为了探求俄蒙间贸易的互补性及双边贸易发展潜力,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指标和模型对俄蒙贸易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蒙古国已经摆脱了对俄罗斯出口市场的依赖,但对俄罗斯进口依赖很强。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差,出口额增长绝对依靠市场扩大效应,竞争提升效应很小甚至是负效应,主要是资源导向型增长,如何提升工业竞争能力,是决定两国进出口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词:贸易结合度了,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市场扩大效应,竞争力提升效应一、引言20世纪来,随着蒙古国和俄罗斯两国国内制度的变革,两国长达70年的友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历了冷漠、修复、正常化以及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等阶段后,蒙俄双方深刻认识到恢复和发展睦邻关系的重要性。目前,蒙俄两国正着手加强政治与重要领域的全面合作(娜琳,2002)。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变为开放式,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潜力(黄定天等,2009)。虽然双方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债务问题、蒙古“等距离外交”、蒙美关系不断升温等影响因素存在,但俄蒙关系总体上趋势向好(张秀杰,2002)。俄蒙贸易体现出了现汇贸易取代了“转账卢布”、低水平徘徊、蒙对俄进口高依赖、俄在蒙对外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等基本特征;由于存在资源互补,随着蒙俄边境城市可拉坦布拉格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投资以及军事合作等领域合作的深入,蒙俄经贸发展潜力巨大(张秀杰,2004)。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俄蒙经贸关系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其中,有学者提及俄蒙贸易的互补性,但基本上以“默认值”来对待,缺乏实证研究。为了探求俄蒙间贸易的互补性及双边贸易发展潜力,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指标和模型对俄蒙贸易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为了减少误差,统一统计口径,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具体分类方法是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标准为基础,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无法直接获得的,由笔者计算整理而成。二、俄蒙贸易现状分析(一)俄蒙贸易快速增长2000-2007年,俄蒙间贸易额快速增长(见图1),俄罗斯对蒙出口贸易额远大于对蒙进口贸易额,其中,前者增速较快,后者则相对平稳,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俄蒙间进出口增速较快,平均增速快于两国的进出口增速(见图2)。2004年,俄蒙间进出口同比增速慢于俄蒙两国的总进出口增速;2005年,俄蒙间进出口增长率高于蒙古国进出口增长率、低于俄罗斯进出口增长率;2006年,俄蒙间进出口增长率低于蒙古国进出口增长率、高于俄罗斯进出口增长率;2007年,俄蒙间进出口增长与蒙古国进出口增长率相当,高于俄罗斯进出口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动态趋势上,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速放缓,而蒙古国对外贸易增速较快,俄蒙间进出口增速更快。(二)俄蒙贸易结合度测度贸易结合度指数(TradeIntegrationIndex,TII)常被用来衡量贸易伙伴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叫贸易强度,可分为出口强度和进口强度,具体的计算公式为